PAN Yining
基本情况
潘一宁,女,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获东南亚史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获中美关系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多个国家进行访学和课题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sspyn@mail.sys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
东亚国际关系史
东南亚冷战史
华侨华人史
专著和译著
1. 《新海丝路上的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独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4月版。
2. 《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独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3. 《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4. 《近代广东侨汇研究》(合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 《中国岁月:赫德与红颜知己》(合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3月版。
6. 《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合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8年版。
代表论文
1. “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反应”,《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 “香港与东南亚经济关系”,载郑佩玉(主编):《香港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与展望》,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冷战后美国与东南亚的集体安全”,载陈乔之(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东南亚》,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试析美国极端保守思想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载任晓、沈丁立(主编):《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9月版。
5. “马六甲海峡安全与国际合作”,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2005年第2期。
6. “China Eyes US-Taiwan Relations: Perception Gap between China and US”, in Ho Khai Leong and Hou Kok Chung (eds.), Ensuring Interests: Dynamics of China-Taiwan Relations and Southeast Asia (Malaysia: University of Malaya, 2006)
7. “约翰逊政府与美国的越南战争困境,1967-1968”,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6期。
8. “Revaluating East Asian Security Architecture: question of ‘the Asian way’ of regional cooperative institution”, in Aileen S.P. Baviera (ed.), Regional Security in East Asia: Challenges to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Building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the Asian Center Publication Offic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2008)
9. “越南战争后期中越关系的演变,1968-1972”,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
10.“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柬埔寨中立的干涉(1956-1971)”,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11.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关系:以湄公河——澜沧江次区域水资源开发为例”,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12. “中国争取老挝的中立”,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13. “海关洋员包腊与晚清中国外交”,广东省社科联:《学术研究》,2014年第9期
14. “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的作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1期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 “东南亚冷战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2014年一般项目;
2. “二战后粤籍华侨华人参政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2015年度《广东华侨史》特别委托项目;
3. “广东企业‘走进东南亚’的主要挑战和华侨华人的作用”,2012—2013年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广东基地项目。
所获奖励
1. 2013年,《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获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2013年,《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获第十三届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2011-2012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国际学术交流
1. 1989年: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访问学者;
2. 1996-1997年:美国密苏里州Drury College访问学者;
3. 1999-2000年:澳大利亚Griffith University访问学者;
4. 2004年:马来西亚国民大学(UKM)马来西亚国际研究所访问学者;
5. 2005年:印度尼西亚哈比比研究中心(Habibie Center)访问学者;
6. 2006年: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