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 Zhaofei
基本情况
范兆飞,1978年生,山西省芮城县人,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5月,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至历史系任教。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fanzhaofei@mail.sysu.edu.cn
主要研究领域
魏晋南北朝史
中古士族社会
中古石刻文献
代表专著
1. 编译:《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2. 专著:《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
3 译著:《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2015年再版。
4. 译著:《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
代表论文
1.《文本与形制的共生:北魏司马金龙墓铭释证》,《复旦学报》2020年第4期,页70-83。
2.《螭龙寂寞碑额垂》,耿朔、仇鹿鸣编《问彼嵩洛:中原访古行记》,中华书局,2019年,页179-202。
3.《螭龙的光与影——中古早期碑额演变一瞥》,《唐研究》第24卷,2019年,页341-372。
4.《南北朝门阀大族谱系的异同》,《史学月刊》2019年第3期,页11-17。
5.《士族谱系的变奏——基于中古太原白氏的个案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18年第4期,页117-148。
6.《走向禅让:魏晋之际阶层的固化与易代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页28-39。
7.《亦汉亦魏:司马芳残碑的时代及意义》,《史学月刊》2018年第1期,页21-31。
8.《中古史著作翻译的趋势和问题》,楼劲主编:《徐连达先生八十五寿庆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页72-80。
9.《中古士族谱系的虚实——以太原郭氏的祖先建构为例》,《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4期,页77-94。
10.《北美士族研究传统的演变——以姜士彬和伊沛霞的研究为线索》,《文史哲》2017年第3期,页19-40。
11.《超越个案:士族研究的问题与路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1期,页34-38。
12.《2016年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3期,页5-13。
13.《士族谱系的构造及其与碑志关系探微——从<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研究>谈起》,《唐研究》第22卷,2016年,页509-540。
14. 《2015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4期,页5-12。
15. 《胙土命氏:汉魏士族形成史论》,《复旦学报》2016年第3期,页1-1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6. 《中古地域集团学说的运用及流变——以关陇集团理论的影响为线索》,《厦门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页13-25。
17.《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的流动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7日第681期。
18.《魏末城民新考》,《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1期,页149-173。
19.《权力之源:中古士族研究的理论分野》,《学术月刊》2014年第3期,页125-135。转载于《新华文摘》2014年第11期;《光明日报》2014年4月16日第14版“论点摘编”。
20.《魏晋北朝山西人口分布的历史演变》,收于李书吉主编:《中古时期的汾河流域》,三晋出版社,2013年。
21.《史料批评、文本解读与中古士族政治史研究——以<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页187-202。
22.《中古郡望的成立与崩溃——以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页28-38。转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24期。
23.《北魏鲜卑丧葬礼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页129-137。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24.《唐代太原士族的通婚关系及门第消融》,《第五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页177-217。
25.《北魏城市与农村关系新论:一体融合抑或二元对立》,《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3期,页111-121。《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26.《东汉时期的庇护者与托庇者关系考论》(译文),《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期,页247-254。
27.《两魏齐周时代的家族分流与政权对峙——以墓志所见太原士人为中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年,页432-452。
28.《论北魏太原士族群的集体复兴》,《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页71-81。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
29.《两晋之际的士族生态与幽冀形势:以王浚为中心的考察》,《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页138-146。
30.《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页14-21。
31. 《汉魏之际的人物评论与士风变迁》,《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页127-134。
32.《魏晋之际的党派分野和士族升降——以淮南三叛中的太原士族群为中心》,《复旦学报》2009年第5期,页116-123。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0年第1期。
33.《西晋士族的婚姻网络与交游活动——以太原士族群为中心的考察》,《南都学坛》2009年第5期,页24-29。
34. 《东夷校尉与汉晋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页102-112。
35.《永嘉乱后的并州局势——以刘琨刺并为中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页122-130。
36.《从墓葬地看隋唐时期太原郭氏的迁徙》,《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15-434。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1. “中古氏族谱的整理与综合研究”,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AZD025),在研。
2. “汉魏南北朝墓志笺证”,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7BZS041),在研。
3. “汉唐之际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专著)”,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2FZS014),已结项。
4.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译著),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S005),已结项。
5. “魏晋北朝并冀二州士族群体比较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70024),已结项。
获奖情况
1.“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译著),山西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
2.“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专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
3.“郭林宗传”,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百部篇工程”一等奖,2010年。
学术交流
2011年9月—2012年6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访问学者(合作导师:阎步克)。
2012年6月—2013年2月,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伊沛霞)。
2019年3月—2019年6月,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邀访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