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求真自省——记我系校友胡泰霖同学的史门求学之路
个人简介:胡泰霖,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历史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曾获中山大学2016-2017学年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017-2018与2018-2019学年度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016-2017与2017-2018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以及2019年郑州大学历史学本科“嵩阳论坛”二等奖,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初入史门
2016年,胡泰霖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毕业。经过综合考虑,他选择以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为第一志愿,开始了在这里的四年学习生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胡泰霖认为,在现实中面临着许多不测,为了实现更好的人生,需得认真规划,以已知求未知。他在大一入学之前就明确了要读研的目标。怀着这样的目标,他非常看重本科四年中系统的专业培养,平时也认真准备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胡泰霖注重通过完成课程安排的多种形式作业,一步步锻炼自己写作研究论文、书评等学术文体与查找、搜集、提炼史料的能力。他认为,正是这些专业训练,奠定了自己比较扎实的史学基本功。
求索之道
学习成果必须经过检验。目前学术界最重要的成果形式就是论文。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胡泰霖有自己独到的体会。
他认为,首先,论文不仅是一种文体,还是研究者与同行对话的载体,也是学术共同体合作推动研究的方式。现代学术研究规范中,最重要的是问题意识。写论文不能无的放矢,漫天发散,需要围绕明确的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确立了问题之后,就需要进行论证。对于史学研究,比较重要的就是史料。每一个论点都需要有充分的史料支撑,这就是研究者的基本功。在胡泰霖看来,运用史料时不能先入为主,挑选史料证成己意。这看上去很难做到。哪个人可以在把所有史料都读完后,才开始接触研究著作呢?胡泰霖坦言,只要认真沉下心去读书,而非翻拣材料,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还可以察觉前人解读与文本本身的声音之间细微的距离,自己的创新自然从学术史脉络上生长出来了。
以他自己为例,大二上学期,他对西汉中后期政治史产生了兴趣,开始研究汉宣帝。在读书中,他发现前人对田千秋这个政治人物研究较少,因而对一些政治事件的分析与解读存在缺陷。基于这个认识,他发现了新的问题,创作了几篇文章投稿参加西安史学新潮论坛、郑州大学嵩阳本科论坛与北京大学史学论坛等活动,均得到与会同学与老师的好评,这极大激励了他。另一方面,同学与老师的评议从各种层面与角度指出了论文缺陷与不足,也促进他继续深入思考。最终,胡泰霖将这些论文整理贯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毕业论文。
自我反思
胡泰霖对于历史也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历史是什么呢?在他看来,历史与现实是连续的。基于这一认识,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虽然不能直接用于过去,但他们的思路同样适用于我们思考历史。此外,历史研究者同样是活在当下的人。学术研究有其共同体规范的一面,也有个体思想升华的一面。如果我们对现实的问题没有感悟与理解,怎么能对历史上的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呢?
但对这一切,还需要进一步反思。没有十全十美的理论,也没有面面俱到的思想。人、思想与学术研究都有自己的脉络,也有自己的重点。当我们用某种思路去诠释历史与现实时,同时还要后退一步来审视这种思路的“偏”,以免其遮蔽了某些同样重要的面向。明确了这些,既可以对其本身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可以明确其边界,知道其不足之处。
这些思考还要指向自己。一个对历史与现实有深刻思考的人,自己的人生却过得一团糟,那不是最大的反讽吗?对于自己的举动与想法,也需要后退一步,进行理性的反思。历史与现实中的其他人和自己一样都是人。适用于分析其他人的思路,同样也适用于分析自己。而自省的成果,其实也可以用于理解他人。我们学习社会理论越多,就会发现受到个人主观控制的事情越少。比如,文化研究表明,你的一举一动背后都有着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影响,而非自己的完全决定。那么个人的自由与最终超越去哪里寻找呢?冯友兰先生说,人总要先说很多话,才能最终归于潜默。这里的“潜默”,指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超越的圣人境界。胡泰霖认为,正是通过不断的反思,最终直至完全的自觉,方可以实现完全的自由,也就是最终的超越。
以史为鉴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深度与广度上都极大拓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心灵的自由余地也越来越少。现在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个人对社会控制的反抗这个方面来诠释。但人终究不可能摆脱社会而独立存在。胡泰霖意识到,通过研究历史,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思想的增长与超越,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下社会服务,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他选择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初心。
来源:胡泰霖 采写:何恺健、谢婉莹、庞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