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往事、理学名山 ——虎门西樵考察记

发布日期:2020-10-09

 2020年9月12日早上,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的2018级50余名本科生在副教授陈喆、杨勇及2名研究生助教的带领下,赴东莞虎门、佛山西樵进行教学考察,实地重温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学习内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师生们在两天内先后考察了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虎门炮台旧址、佛山祖庙、西樵山等历史遗址,收获颇丰。

1

  启程,赴东莞虎门

  早上十点十五分, 师生们到达鸦片战争博物馆, 走入大门,迎面屹立着一座气势恢宏“虎门人民抗英群像”大型群雕,只见群雕中的五人抚炮擎戟、横刀欲跃,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形象,群雕下方的石碑刻写着“在鸦片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1
(虎门人民抗英群像)

  在“虎门人民抗英群像”的后方,就是“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纪念碑由林则徐铜像与花岗石卧碑结合组成。林则徐铜像端坐于纪念碑前的平台之上,身后的花岗石卧碑上的碑文叙述了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虎门销烟的经过、纪念碑碑体和坐像建造的过程。“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弘扬了虎门销烟的爱国主义精神。

1
(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 王诗佳摄)
1
(林则徐铜像 叶婉芳摄)

  师生紧接着参观了鸦片战争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口村南面,即当年鸦片战争战场所在地。东依牛背脊山,西对珠江口,是一所收集、陈列、研究林则徐禁烟及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专题性博物馆。

1
(运载鸦片的木箱)

  展馆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内容生动丰富。博物馆运用了141件实物、130幅历史照片、19个图表以及12幅大型油画和3个大型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5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战争场景。展馆内还有禁毒展览以及临时性的主题展览。

  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鸦片的毒害和鸦片战争的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人民勇敢抗敌的伟大历史。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妥协退让、委曲求全的旧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禁毒工作亦卓有成效,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海战博物馆及威远炮台

  下午,师生一行抵达坐落于虎门镇海口东岸的海战博物馆。博物馆以虎门炮台旧址为依托,背山面海,虎门大桥从基地北面穿过。海战博物馆始建于1999年,是了解鸦片战争历史的重要窗口。其中的《鸦片战争》陈列展览不仅涵盖了鸦片战争时期在广东发生的屡次海战的军事装备、武器和文书史料,并且在时空方面拓展其展览,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及东南沿海各省人民的海战相关内容包含在内,同学们在老师及助教的引导下,将鸦片战争放在战争的脉络上深刻理解了这段历史。

1
(海战博物馆正门,王诗佳摄)
1
(海战博物馆大厅,李卓昕摄。展厅的主体为一个魔方性雕塑,上有鸦片、齿轮、战舰、铁炮等元素与鲜明的“1856”“1860”字样,象征着中华人民在鸦片战争期间所受到的侵略。)

  从海战博物馆出来沿着河岸往西走一公里,便到了威远炮台遗址。作为虎门炮台遗址群的代表性炮台与晚清虎门驻兵设防的第二重门户,威远炮台在其中的地位可谓重中之重。关天培任水师提督后,在加固原有炮台的基础上利用山前空地“新建南山威远月台,开炮洞眼四十个,面宽二丈五尺。左右两边包角石墙各一十五丈,亦高一丈三尺五寸,另垛墙高六尺五寸,不开炮眼,横宽一丈,连敌台台心,俱用蛮石填砌。"此为威远炮台之始。道光二十一年(1841),威远炮台继关天培在靖远炮台失守之后相继陷落被毁,二三年重建后再次被英军摧毁,直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作为两次鸦战的见证者,威远炮台展现了当时广东水师抵抗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无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
(威远炮台暗炮巷,叶婉芳摄)

  第一天的学习考察到此便告一段落。当天晚上,师生对当天的历史遗址考察学习进行了重温学习与总结回顾。同学们表示,通过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与威远炮台,亲身感受两次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在现实中的反映,在增强爱国意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大家还对第二天即将奔赴的考察点进行了资料收集预习。

1
1
(陈喆、杨勇老师带同学们参观讲解清朝防御工事)

佛山祖庙

  佛山祖庙,北宋元丰年间始建,明洪武五年重修,至清代初年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祖庙博物馆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筑艺术和佛山传统文化的民俗类博物馆,辖区包括祖庙古建筑群、孔庙、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从都市的繁华转化到祖庙的古朴,只需十分钟。小小的一方祖庙,融合了百年的佛山武道。小小的一方天地,竟容纳了人生百态:有武道英雄,有市井风俗,有雕梁画栋,有亭台楼榭……每一处都蕴含深远,引人思考,令人获益良多。师生还观看了醒狮表演。岭南醒狮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岭南醒狮产生的渊源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传承和保护醒狮文化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1
(图为黄飞鸿画像,供稿尹浩澧)
1
(图为神庙亭台,李卓昕摄)
1
(图为醒狮与观众互动,何宜航摄)

尾声:西樵山

  下午,我们抵达南粤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林深苔厚,风景幽胜,名贤荟萃,郁乎人文。从前只在史学概论课上听闻西樵山是理学名山,是“悠悠山水、质疑问难”之地,如今身处其中,在这草木葳蕤、清泉飞瀑之间,生发性命义理的思考,似乎是一件与前人心意相通之事。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以西樵山为核心的一片地域所产生的文化财富与历史人物,不但在岭南文化的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

  师生主要参观了南海观音文化苑,文华苑坐落于广东南海西樵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大仙峰,经六柱五楹的高大牌坊,六字真言影壁映入眼帘。文华苑内陈列的典籍通过对经典和史料的分析,对观音出身,名称,流传,观音与诗歌,小说,建筑,绘画等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考索。

 

1
(宝峰寺俯瞰,从上到下依次为牌坊、影壁、放生池 叶婉芳摄)

  至此,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为期两天的东莞、佛山教学考察圆满结束。

  撰文/18级班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