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连州传统 学习历史文化 ——记我系2019级本科生赴连州实地教学考察活动(上)
2020年9月11—13日,在我系谢湜、李欣荣、张文苑和艾姝四位老师的带领下,以我系2019级本科生为主体,研究生助教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组成的考察团奔赴连州市进行教学考察。在两天半的调研考察中,师生们走访了丰阳古村、东陂镇,深入交通不甚便利的盘石里村和油岭瑶寨进行访问,参观了中山大学扶贫点柯木湾村的新农村建设,同学们结合阅读材料与实地采访所获信息,形成简短的考察报告,分小组汇报并作了集体讨论,整个考察过程充实紧凑,同学们收获良多。
一、启程,奔赴连州
9月11日下午,师生们搭乘两辆大巴车历时四个小时,抵达清远连州。从平原地带进入山区,同学们观察着沿途地形的变化,对即将进行的考察活动充满好奇与期待。
晚上六点半,考察团到达连州市区。简餐之后,李欣荣老师在酒店大堂,向同学们讲解了相关事项,提醒大家在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他提到,在对当地村民的正式采访过程中,要有一位同学担任主要提问人,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主问;如果时间充裕,每人尽可能去找一位访问对象,交一份自己独特的记录;采访时,组员要互相协助解决问题。李老师还讲解了一些访谈小技巧:采访时用亲切的口吻,自然地说,脸皮可以稍微厚一点,不要用固有思维和学生思维去想问题;如果遇到一些有故事的人,可以适当深挖。谢湜老师鼓励大家用更加多元的视角去探讨问题,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婚姻情况、民俗特色等不同角度,他还提醒大家注意史料与访谈的结合。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做笔记。
同学们入住酒店后,立即组织小组讨论,一起研读材料,为第二天的访谈做准备;老师们和助教们也参与到各组讨论中。谢湜老师则依次走访了几个小组:在杨波组,他提醒大家可以想想宗教信仰、传说故事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探讨的点;在李艳组,谢老师回答了余芷晴对于访谈细节的提问,鼓励大家不要预设答案,而是要以平等心态去面对村民。讨论持续到深夜,但大家都认为很有收获,第二天一定会有所发现。
二、丰阳古村访吴氏,东陂镇里寻市廛
9月12日,考察团来到了考察第一站——丰阳古村,这是南唐末年元帅吴敬元的退避隐居之地。因此,全村人都姓吴。这里有一间古庙、二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同学们首先来到始建于宋代的丰溪古庙,在庙前读碑。谢老师和李老师请助教拿出了面粉。这看似寻常的面粉,被抹在石碑上,原来模糊的字迹瞬间变得清晰了。这块石碑上的字,就是这一村子人的族谱,一个个名字都是历史的见证。同学们见后很兴奋,纷纷寻找石碑进行“抹面粉”操作。
进入丰溪古庙,同学们发现庙堂正中摆着几尊神像,油漆虽有些脱落,但保存得还是很完整。神像前有人们烧香留下的痕迹。同学们在这座不大的祠堂里面看看碑文,探究上面的名姓和经历;再看看石柱,考察究竟是咸丰还是道光年间所造。谢老师则带着一些同学一块碑一块碑地读,边读边分析讲解。
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了东陂镇上的东陂街。由于地处粤、桂、湘交界地带,东陂街尽头的农田处有当年繁忙的旧码头。李老师在此跟同学们讲述这个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水路运来的三花酒、湘纸、蜜饯、黄柏等货物,由肩挑队人力分运到连州;肩挑队再从连州挑回百货商品,又或通过水路运到其他地方。如今空寂的古街道曾见证过繁忙的商贸景象。
在丰阳和东陂,同学们都积极开展采访工作。黄佳琪组的五位同学采访到一位地位较高,且保存了完整族谱的老爷爷。这位已然八十多岁的长者,给她们讲述了自己一家人的故事。她们不仅翻阅了老人家的族谱,积极查找文献,还在如此紧张的活动时间内做了一些考证工作。杨韬组则铺开采访范围,询问了五六位老人,积累了来自不同口述者的材料。当然,也有不太幸运的小组。杜鹏小组因为组内没有会粤语的同学,他们的采访开展得有些困难。但他们在晚上的汇报中,通过细读文献,弥补了采访的不足。
通过走访村民,听老人们讲解当地和自家的历史故事,翻阅族谱,搜读石碑,大家对丰阳古村和东陂街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同学们还赶巧看到了丰阳“墟市”。无论老故事还是眼前的市集,考察团见证了在历史长河中绵延展开着的连州生活片段。
三、雨中采风盘石里瑶寨
由于盘石里瑶寨是明末瑶族起义领袖赵朝胜的居住地,考察团决定到此一探。此瑶寨地处偏僻的深山,上山公路非常狭窄,又逢下雨,因而大巴车只能缓慢爬行。
抵达瑶寨后,师生们先在文化中心参观当地对于舞蹈、节日、教育等的陈列展示。因为这座村庄只有40多户,没有祠堂,文化中心就是村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在此,大家见到了瑶族传统舞蹈“长鼓舞”的传承人赵新花。她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如何意外学习并传承了这种舞蹈的故事。赵女士的弟弟赵兴国则是村里的师公。他带领一队师生参观了村里的盘王庙,并接受了关于六月初六神老节仪式的采访。
其他小组也获得了很多采访信息。汤瑾介绍,她和组员跑了十分钟,才找到一户有人居住的房子。主人是当地的“玉米大户”,家境算是不错。老人家向她们介绍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传承现状。当地经济水平一般,尽管有一些帮扶措施,但很多人还是选择外出打工。老人家和孩童是这座村庄的主要留守者。传统文化保存状况则不是太好,只有舞蹈算是保存得比较好的。其他小组也采访询问了当地舞蹈仪式、婚姻状况等问题。据介绍,当地的“招郎”传统比较有特色。男方“入赘”女方。其中一位女性受访者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哥哥就是因招郎来到该村寨,而他们以前就住在离这里不到两小时摩托车程的湖南边界的村寨。
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采访,大家满载而归,带着新的知识,回到住处。回程路上,同学们热烈讨论晚上如何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收获。每个小组都铆着一股劲,想要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用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小组汇报,异彩纷呈
小组汇报于当天晚上八点半在酒店会议厅举行。本次汇报共有九组,每组派出一名发言人。九位发言人借助各组精心制作的PPT演示文档,向我们展现了瑶族村寨的各方面情况。
第一组的杨韬从当地特色瑶歌与长鼓入手,讲解了当地独特的婚姻习俗和分田方式,强调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特别是分田分山方式的介绍,让同学们看到平静表面下的社会结构与秩序。
第二组则巧妙地运用了vlog这一形式,将一天的生活浓缩在短短两分钟视频内。赵庆典向我们介绍了丰阳古村的古戏台以及当地人喜欢的“祁剧”。虽然身处广东,但当地百姓却偏爱湖南祁剧。该小组还在盘石里村采访长鼓舞传承人,了解到一个“抢救性保护”的故事。2015年7月,连州教育局找到赵新花,希望她尽快组织录制一支完整的长鼓舞以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找到会跳传统小长鼓舞的堂哥。但堂哥身体状况不佳,赵新花只能自己学会并教授其他人。最终她在短短几日内“抢救”了本村的瑶族长鼓舞。
第三组鲍源骞的讲解主线为丰阳古村与瑶寨的宗教与文化。通过对当地具体宗教信仰的描述,我们才知道村寨的东南西北四个大门都有来自不同宗教的神灵护佑。她还介绍了洗神像、火龙游行等当地特色活动。
第四组的介绍结尾,谢老师提问:“你们总结的意义在哪里呢?”杨波汇报的内容是盘石里村的盘王庙神像。他从十三神老入手,引用了一些古籍内容,介绍了几个仙人故事。谢老师微笑着问,“杨波,你相信这些故事吗?”杨波坦言不信,因此也没有去寻找更多总结的意义。不过,这一组的汇报让我们看到当地百姓信仰与祭祀风俗的冰山一角。
第五组的黄佳琪汇报,该组对于连州汉瑶二族的祖先崇拜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连州连南考察资料汇编了解了吴敬元、谢子达、赵朝胜与盘瓠等先祖的基本史料,然后结合吴亚锦老人所藏吴氏族谱、谢氏宗祠牌位与神老节的习俗,探讨了崇祖意识的形成与影响。他们初步认为:崇祖意识是在早期家族集体劳作中诞生,以建筑与风俗为载体的群体纽带,随着血缘和生活的日渐疏远,这种纽带反过来又构建了后来的宗族与民族。
第六组李艳探讨了坚守村庄的人口,其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因素。本小组思考,是不是当地经济的转型也不能挽救村庄的颓势,而文化的转移更是让村庄失去了最后的竞争力?
第七组的方润妍介绍了连南瑶族传统节日相关的宗教活动、舞蹈与山歌。她展示了在瑶民家看到的手抄《盘王歌》,讨论盘王故事的历史事件与神话色彩;再由盘王祖先联系到畲族,介绍瑶族与畲族的共同点。小组关注点落到了“瑶族节日的现状与未来”的问题上,进而思考:当一个民族走出自己的文化圈,是该投入大众化的洪流还是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第八组李世青将地理对于村庄的影响,地理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共生描述得非常细致。地理环境不只是生活发生的地点,而是当地历史、文化与生活的生成要素。
第九组因为没有会粤语的同学,无法采访到有效信息。他们选择深入挖掘文献资料。杜鹏提出问题:“究竟是因为他们是瑶族,所以喜欢在山上呆着,还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山上呆着,最终被定义为瑶族呢?”这个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与“山”这个地形产生了联系。明清之季,许多百姓只要一下山,就有可能被当地政府关押处决。在这样对立的背景下,山上和山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势力,划分的标准就是是否愿意招安。原来被驱逐到山上的人,最终却变成无法下山的“生瑶”,只能看着那些“熟瑶”和汉族百姓商业往来。各自为王似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朝胜的起义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撑。
九个小组报告会之后,老师们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值得大家继续思考和追寻的问题。客家和瑶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先后关系还是并存关系呢?而华夷之辨也不是血缘的问题,某一些族群定义也不是所谓“纯天然”的。目前我们能了解瑶族的一手材料往往来自口述,是现代人所讲解告知的。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是太高,讲的内容有待考证。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文献。留下来的往往是汉族文献,其中对于瑶族历史的描写非常有限。如何从历史上瑶族族群的角度出发,去探讨瑶族与外界的关系,研究瑶族本身,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庞少博 黄艺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