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门户,寻史溯源 ——记“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潮汕修学行(上)
2020年8月15日至22日,正值汕头开埠160周年之际,由孙中山基金会资助、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孙中山与中山大学”第三期实地修学活动在潮汕举行。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我系赵立彬教授,我系曹天忠教授、李欣荣副教授、资料室负责人张文苑老师等率领11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该项活动,先后在汕头城区、澄海、饶平、南澳、潮州等地进行田野考察、文献调查、口述访谈和研学讨论。通过连续八天的高强度学术拉练,大家实地调研近现代潮汕区域史,寻找有关孙
中山与中山大学的吉光片羽,探讨近代革命对当地的影响,以此拓展相关研究的新线索和新思路。
广东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具有沟通海外华人华侨的独特优势。海通以来,汕头为华商出洋通道,商务既盛,亦重文教。8月15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抵达考察首站——位于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的岭东同文学堂旧址,受到校长冯玉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荆淮、研究出版办公室主任曾旭波等人的热情接待。
岭东同文学堂是近现代中国教育知识转型的典型代表,是著名教育家丘逢甲践行“兴学启民智”理念而创设的近代新式学校。考察团在这里发现不少与孙中山及中山大学有关的人物身影,如协助创办学堂的谢逸桥、谢良牧是孙中山的密友,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组织者之一姚雨平、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也曾修学于此,后来他们均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学堂教习温廷敬曾一度参与岭东同文学堂的筹办与教务,他曾赋诗《同文学堂夏日诗》描述当时的情景,“回首沙汕六十年,渔夫泛卒逐荒烟。只今平地楼台起,矮屋熏蒸尚数椽”。1932年,温廷敬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任编修,历任国立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部兼历史学部名誉导师、硕士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荆淮指出,学堂的创办可能与日本在华发展的东亚同文会有关。同文学堂学生如李思唐、李次温、林国英、黄际遇等都先后留学日本。在创校之初,丘逢甲还特别重视学生体质训练,开设有“兵式体操”课程。如今在学堂旧址办学的汕头市外马路第三小学秉承了这一传统,既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又是广东省游泳传统项目学校。
海滨邹鲁,重教兴学,汕头素来以此为荣。1932年9月15日,澄籍学者黄勖吾在外马路创办汕头私立海滨师范学校,聘请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别号海滨)、注册部兼理科师范部主任萧锡三、土木工程系主任方棣棠、社会学系主任傅尚霖、文学院院长范錡、史学系主任朱谦之、化学系主任黄锡雄、教授姚万年等人担任顾问。1936年,该校改组为汕头海滨中学校,黄勖吾续任校长。该校主要招收返乡读书的华侨子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蔡鸿生年少时就曾在汕头海滨中学校读初中,与黄勖吾之子黄国生同学。1945-1946年间,黄勖吾还一度应聘为国立中山大学先修班办公厅主任、文学院教授兼办公厅主任等职务。
在侨批文物馆,考察团研读了各类文本和实体。这里的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一件器物蕴含一段沧桑,凸显华侨华人的亲情、乡情与国家认同。商业发达是汕头开埠以后最具特色的城市特点。在20世纪30年代,其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广州等城市,居全国第七位,而侨批则见证了潮汕地区金融与商业发达的历史,是“侨眷生命线”,也促使侨批业的形成。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的研究显示,“近代东南沿海侨批业者进行的不但是经济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有更加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内涵。”
近代汕头开埠的另一个象征则是潮海关的建立。考察团在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受到汕头海关办公室副主任高丽萍、办公室四级调研员杨伟,陈列馆馆长周修东、管理科副科长李志雄等人的热烈欢迎。在1860年开埠之际,沿用外籍海关税务司制度的潮海新关亦同时开关,见证了潮汕地区近现代的国际贸易往来。海关人员向考察团展示了丰富的馆藏文物与潮海关珍贵档案十数册,体现了海关重视资料搜集整理的优良传统。负责人向来宾赠送了《汕头海关关史研究丛书》《汕头——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影数海丝》以及《汕头埠海关业》等书籍,并希望与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深入合作,以推动相关学术研究。
翌日上午,考察团抵达澄海区东里镇樟林村,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的三个发源地之一——樟林古港,澄海区委常委谢彦、区政协副主席王伟深等人热情接待了来宾。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椰为大家介绍了古港的发展历程。
樟林古港位于澄海东北部,扼闽粤海路交通要冲,在清代乾隆年间发展为粤东部最为著名的近海帆船贸易口岸。陈景熙介绍说,雍正年间,朝廷出于方便管理和增加税收的目的,规定沿海各省船只的船头需涂抹不同颜色。广东的船只船头一般为红色,上面刻有眼睛,寓意在狂风暴雨中有了“船之眼”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如今在陈列馆附近一片狭长水道上,便有一座等比仿造的红头船,凝视着古港的历史兴衰。樟林内港两侧商铺鳞次栉比,形成“六社八街”格局,其中最为繁荣的要数新兴街。
实际上,樟林古港的独特性早已吸引上百位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34年10月至1935年1月,太平洋国际学会在潮州一带进行社会调查,并以澄海樟林为主要调查对象。1936年,在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社会研究所主任傅尚霖的指导下,该所学生陈国梁、卢明发表《樟林社会概况调查》,这一调查报告成为华南社会调查史的重要资料。多年来,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都曾经对此地进行研究。2017年10月1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在新兴街1号的林园挂牌成立。目前,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与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正带领研究中心的师生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樟林古港的历史,这将更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通过樟林古港的独特性来观察韩江流域的海上贸易和侨乡文化,研究者已发现,区域发展的巨大时空差异性是大一统的中国历史发展的前提。而区域历史的内在脉络,可视为国家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在区域社会各具特色的表达。
在澄海区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壁洪等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天后宫(即当地妈祖庙)、山海雄镇庙与风伯庙。当地妈祖庙建筑总体保持较完好,有过几次修缮。陈椰透露,由于周围民居密集,天后宫剩下的旧楼建筑不久要逐渐修复。山海雄镇庙供奉着三位山神,相传有许多故事,其中韩愈治潮州水患,据说就有山神显灵的功劳。在风伯庙中,当地人介绍说此庙是官方所建,不是民间自发建立,其建立目的在于为船只海上航行的安全保佑祈福,每年春秋两季,这里都会有较大的祭祀活动。陈椰还带领大家参观祖宅塘西村德和里,细数其家族在祖宅发生的故事,并赠送给大家功能多用的潮汕“浴布”。
8月19日下午,考察团在酷暑中专程访谒南澳陆秀夫衣冠冢、郑芝龙坊、南澳总兵府、武帝庙、城隍庙、古城墙等地。在南澳博物馆,副馆长吴健勇为大家介绍了海防史和南澳一号陈列馆的概况,使我们有幸作为第一批人员参访了“南澳1号”古物。吴副馆长对馆藏古物如数家珍,近年来博物馆还陆续征集了不少碑刻。他告诉我们,1993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骐曾经指导南澳县文博部门象山的考古调查,并取得重大的突破。
文:陈健鸿、杨心仪、李锐洁,图:陈健鸿、胡锐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