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门户,寻史溯源 ——记“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潮汕修学行(中)

发布日期:2020-09-28

  2020年8月15日至22日,正值汕头开埠160周年之际,由孙中山基金会资助、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孙中山与中山大学”第三期实地修学活动在潮汕举行。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我系赵立彬教授,我系曹天忠教授、李欣荣副教授、资料室负责人张文苑老师等率领11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该项活动,先后在汕头城区、澄海、饶平、南澳、潮州等地进行田野考察、文献调查、口述访谈和研学讨论。通过连续八天的高强度学术拉练,大家实地调研近现代潮汕区域史,寻找有关孙

  中山与中山大学的吉光片羽,探讨近代革命对当地的影响,以此拓展相关研究的新线索和新思路。

一、岭海名邦:潮州与中山大学

  自古至今,崇文重教的岭东首邑潮州一直传承着千年文化的血脉。8月21日晚,大家趁着夜色领略了太平路牌坊街、开元寺、许驸马府的唐宋古风,又在次日上午访问了饶宗颐学术馆。饶公与中山大学渊源颇深。他曾说:“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中山大学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教授姜伯勤也曾指出,“宗颐先生入中山大学通志馆修纂地志,利用馆藏方志撰古地辨,成《楚辞地理考》一书。其时学术,颇受顾颉刚先生及禹贡学派的影响。”1935年,应时任校长邹鲁之邀,饶宗颐受聘为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纂修。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1939年,在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据詹安泰之子詹伯慧回忆,“就在父亲决定离开韩师前往中大任教的时候,他念念不忘才华出众的多年深交饶宗颐先生,有意约请宗颐先生同往。1939年初父亲单身先期赴任,其后,我母亲和宗颐先生相约一起绕道惠州经香港再转安南(今越南),取道滇越铁路上昆明找我父亲。后来只因宗颐先生路上生病,抵港后为香港文化界所聘用,终止入滇行程,留下来在港工作。从此开始了宗颐先生跟香港结下的大半辈子情缘。”饶宗颐也因此与中大的教职擦肩而过。1979年,中山大学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盛邀饶宗颐作为首位境外学者与会,时年62岁的他方才再归故校。1993年,饶宗颐应邀担任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兼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与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共同创办大型学术刊物《华学》,力图延续华学于一脉。如今的中大校园里,不少建筑都留下了饶公的墨宝,譬如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和孙中山纪念馆的所在地“永芳堂”、东南区一号“陈寅恪故居”、文科楼“郁文堂”的匾额,丰盛堂内的手书“芙蕖自洁、兰若自芳”……在晚年,饶宗颐自题联语“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位一代旷世奇才以多年的学术探求找到了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因而得“大自在”。

1
2020 年8月22日上午,参访饶宗颐学术馆。

 

1
2020 年8月22日上午,参访饶宗颐学术馆。

  在潮安宝陇,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杨焕钿向大家介绍了“四朝大老”林熙春、同盟会员林少梅、国立广东大学讲师林舜阶等先贤的往事。林祖泽(舜阶)毕业于广东大学医学院,随后留校当校医兼医科讲师。他曾任汕头市市政厅卫生科科长兼同济医院院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部军医处上校处长、揭阳县长、潮安县副参议长等职,与中山大学著名教授 黄际遇时有过从 。其住处称为“醒寄庐”,珍藏有很多古籍和书画。林舜阶的女儿、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林莲仙在《缅怀黄任初师》中曾经提及,某日“ 黄际遇 (任初)师忽然莅临我家,向父亲辞行,说他日间就要离港北上坪石,就任中山大学数天系的部聘教授职位。父亲立刻设宴为黄老师饯行。因为黄老师是父亲的挚友,所以午宴并不拘谨,母亲、姐姐、弟弟们和我都在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黄教授……一个多钟头的午宴,事实是上了一个多钟头的文学批评课。”

  林祖泽的长女林蕙仙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系,并担任该系讲师。次女林莲仙由上海暨南大学银行系和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转学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又再转中大中文系,师从黄际遇教授,毕业后被推荐为中大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后来林莲仙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中文系主任。林祖泽的儿子林棫和林朴也分别考上中大工学院与医学院。1945年10月28日,林蕙仙、林棫和林朴在赴穗返校途中因祯祥轮沉没而溺亡。1947年,林莲仙筹款为姊弟竖立“国立中山大学校林先生复员殉难纪念碑”,其父林祖泽撰写碑铭,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王星拱题词“天乎莫问”,邑人林本真题写“碧海珠沉”,以为哀悼。

1
2020 年8月21日下午,考察潮安庵埠宝陇村林氏家庙。

二、实地研学:田野调查中的革命故迹

  从丁未潮州起义到红色革命,近现代潮汕始终处于革命的先声。8月16日下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余作强先后引导大家走访丁未潮州黄冈起义秘密会所旧址余既成纪念馆、中山公园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潮州黄冈丁未革命举义誓师处。1907年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赴潮运动起义,林国英从旁辅助。余氏家庙曾为秘密会所和军事指挥部,他们在此招募义军,备制青天白日旗、起义的鹰球袖章、枪械等。如今的纪念亭内尚存1934年“双十节”所镌刻的“黄冈丁未革命死难烈士纪念亭碑文”及“死难烈士题名”。在誓师处旧址,余作强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连厝坟埔,到处荒山野岭。多年来黄冈古街区修复改造,许多故迹已经荡然无存。

1
2020 年8月16日下午,考察团访问丁未潮州黄冈起义秘密会所旧址。

  17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抵达澄海隆都前美村参观陈慈黉故居。陈慈黉生于澄海,是潮汕近代移民的先驱之一,1871年在曼谷创办陈黉利行,经营出入口贸易及碾米业、船务、银庄等而成为富商巨贾,家族事业至今绵延不断,堪称潮汕近代华侨一大家族,据说其族人陈守明在抗战前资助过中山大学,抗战期间,陈氏家族义捐巨款,积极支援祖国。

  陈慈黉故居为双层四进“驷马拖车”格局的宅第建筑,号称“岭南第一侨宅”。其四周及中包均为双层洋楼,厢房仿北京故居的东西宫建筑,各成若干院落,前后天桥连接,处处相通,结构奇特。参观以后,孙中山基金会副理事长赵立彬表示,故居的建设与规划仍然有不少改进空间。当地学术精英如何有效表达意见,与当地政府进行有效沟通,是文化旅游业建设、人才培育与学术研究同步发展的关键。

1
2020 年8月17日下午,考察团在澄海陈慈黉故居讨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规划问题。

  为探寻孙中山的革命足迹,修学行成员在丁未起义领导人之一林国英嫡孙林钢、外孙许尉章等人的指引下,追寻同盟会员参与革命的历史场景。林国英,字伟侯,早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并受孙中山派遣策划黄冈丁未起义,被称为“坐言起行,革命实行家”,晚年他还担任广东岭东革命纪念会常务委员,负责调查潮州及黄冈历次革命的史实及先烈遗族、生存同志的生活状况。据称,孙中山在潮汕躲避追捕时便暂居于鹊巷卢厝训星祖祠的怡园里,荣庆里设有前后哨,由林木葵夫妇看护。怡园原是林国英开辟的书斋,后有一小花园,平时作待客、读书之用,但如今已面目全非。孙中山赠送给林国英的“博爱”书法就曾经被挂在怡园的墙上,后几经辗转,终于完好回归到其后人手中。考察团的工作小组还对许尉章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口述访谈,收获了不少革命逸事与历史线索。

1
2020 年8月17日下午,工作小组访问澄海隆都鹊巷林国英故居。

  8月18日上午,岭海诗社秘书长陈琳藩陪同考察团来到牛田洋。1962年,全国缺粮,中国人民解放军抽调兵力共1万余人在此艰苦奋斗筑堤拦海、围垦造田,不少青年响应中央“上山下乡”的号召,共同参与生产建设。其中就有不少中大师生,如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徐远通,历史系教授林悟殊、系友黄赞发等都曾在牛田洋锻炼劳动,中山大学77级中文系校友陈海鹰曾创作小说《黑海潮》重现了当年轰动一时的“牛田洋事件”。牛田洋附近的大场村是难得一见的古村落考察点,这里保留了不少民间石刻、碑文,还有乾隆时期的“天褒节孝”牌坊、“一乡善士”木匾、元山新庙、三山国王庙与林氏宗祠等,师生们在古村落中得以近距离体验潮汕人文风俗,探寻历史的遗迹。

1
2020 年8月18日上午,考察团在汕头大场村进行田野调查。

  位于汕头老城区的中山公园是保存较多人文特色的历史遗迹。曾旭波长期深研中山公园的历史,并著有《中山公园史事钩沉》,对于相关史事极其捻熟。1923年,后来担任国立中山大学教务长的萧冠英在首次履长汕市时亲自审定《汕头市改造计划图》,明确指定修建一个“中央公园”。1925年东征军光复汕头,为纪念孙中山,由市民会议一致通过更名“中山公园”,数年后公园得以初步建成而对外开放。公园正门牌坊高大气派,正面为谭延闿手书之“中山公园”,背面为孙中山之“天下为公”。曾旭波告诉大家,中山公园筹备委员会在1930年代因财政拮据,以发行彩票(“中山票”)的方式“众筹”修园资金,不少汕头市民踊跃购买,以行动支持公园建设,足见当时民众对孙中山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1945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暨私立岭南大学两校部分潮籍员生分别乘坐祥发、祯祥两轮返回广州注册复课。25日,祥发轮驶至惠州平海海面因油箱爆炸。焚溺死者83名,内有中大学生6名。28日,祯祥轮因锅炉炸裂,被拖行至香港附近针山海面沉没,计死者200余名,其中中大员生50名,岭大学生4名。在危殆之际,两校员生督同船员将货物行李抛入海中,竭力维持秩序,保持船身平衡。随后在其他渔船来救时,他们又让部分乘客先行离船,自己不惜危险殿后,最后因而不幸罹难。为表彰舍己为群而壮烈牺牲的中大岭大员生,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电饬汕头市政府在中山公园内筹建纪念碑。1946年11月7日,汕头市长翁桂清召集各界组织筹建中山岭南两大学复员殉难员生纪念碑委员会,议决择定公园南面鸠工建筑纪念碑,并严饬轮船代理人缴纳建筑费二千万元。一个月后,中山公园建设委员会呈报市府拟在槐荫桥侧五角亭旧址建筑纪念亭,但始终未能竣工。

1
2020 年8月18日上午,考察团访问汕头中山公园。

  22日下午,在潮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仲昕、办公室主任林丰,凤塘镇党委副书记陈焕光,智勇中学校长陈永坤等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抵达位于凤塘镇淇园新乡仁美里的郑智勇故居。郑智勇,原名海涛,晚年自号海筹。年轻时他到暹罗北部谋生,加入洪门,被称为“二哥丰”。孙中山称其为义兄,并起名“智勇”。在孙中山的动员下,郑智勇加入同盟会,多次资助反清革命运动,被黄炎培盛赞为“形奇行亦奇”。

  

1
2020 年8月22日下午,访问潮安凤塘智勇中学。

  考察团在追寻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足迹之外,还访问了中山大学的红色革命者出生地。洪灵菲故居位于潮安区江东镇红砂村的“亦瑞居”。据年臻九旬的洪灵菲养子洪瑞宁介绍,“左联”烈士洪灵菲原名洪伦修,其父在潮州太平路开设阳春堂药材铺。洪灵菲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他所创作的小说皆为纪实体裁,特别是《流亡三部曲》之《前线》即记录他在国立广东大学读书时恋爱及革命的经历。他描写道:“S大学是前清贡院的旧址,后来改作两广优级师范,后来,又改作广东高等师范,再后改作广东大学,直至现在才把他改称S大学。S大学的建筑物和两广优级师范时候丝毫没有改变;灰黑色的两座东西座教室,大钟楼,军乐楼,宿舍……这些都是古旧的洋式建筑物。图书馆,算是例外,牠在去年脱去牠的图书馆,算是例外,它在去年脱去它的缁衣,重新粉上一层浅黄色的墙面。前清时大僚宴会的明远楼大僚住居的至公堂,举子考验的几间湫隘矮小的场屋都保留着,在形成这大学的五光十色,并表示占据着两朝几代的历史的光荣。”小说所指的S大学即是国立中山大学,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文明路旧校址的彩色画面。

1
2020 年8月21日下午,访问潮安江东洪灵菲故居。

  另一位“左联”作家戴平万的故居位于潮安归湖溪口村,这里又名凤凰村。1918年,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葛学溥曾经指导学生戴天纵对该村进行社会调查,并出版《华南的乡村生活》一书,这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第一次对村落全面对田野调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周大鸣后来重访了凤凰村,对其进行追踪调查。1922年,戴平万与洪灵菲一起考入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西语系,组织该校潮州同学会与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戴平万与洪灵菲交往密切,他们既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著名领导人,也是中山大学红色革命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1
2020 年8月22日上午,来宾向潮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仲昕赠送中大纪念品。

  国立中山大学校友吴若冲也是潮安籍的烈士。2019年11月,清华大学致函潮安请求征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潮安籍英烈吴若冲的后代亲属及史料事迹。受潮安区委宣传部委托,中山大学考察团很快通过学校档案馆找到吴若冲的学籍表、贷金申请书、转学证书呈文等13份珍贵的档案。档案显示,吴若冲家住广东潮安城内打银街三十四号,毕业于汕头礐光中学,1938年经廿七年度国立各院校联合统一招生考试被取录为国立武汉大学英文系一年级学生。榜示之日适逢广州沦陷,吴若冲随队退走连县星子,参加广东省学生集中训练,至1939年4月他转学于迁往云南澄江的国立中山大学。1941年1月,吴若冲以经济窘苦,未能随中大返粤,旋转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三年级,随后应召从军殉职。如今他的名字被镌刻在1946年所竖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碑文上,以此“庶垂令闻,及于久远”。

  由于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山大学的学生逐渐形成符合历史潮流的世界观与学习方法。1948年,在汕头档案馆馆藏的一份《历史学系在茁壮中》的文献指出,“研究历史的唯一任务,是在探究历史发展法则,把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历史,用于说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作为社会革命的方针。”在这种方针的指引下,解放战争期间中山大学的学生积极参与了各种爱国民主运动。

文:陈健鸿、杨心仪、李锐洁,图:陈健鸿、胡锐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