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围残垣照丹心,瑶乡柔情似留人 11月01日

发布日期:2019-11-02

  十一月一日上午八时左右,我们前往今天的第一站,位于始兴县沈所镇的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旧址——红围。
  红围地理位置比较隐蔽、建筑空间大,人户稀少,抗战时期群众基础比较好,因此中共广东省委于1940年7月辗转迁入此地。尽管今天红围外表气势宏伟,但由于1945年2月初始兴沦陷,日军将其烧毁,只剩下四周的残墙。

1
红围
全体师生在红围内的合影
全体师生在红围内的合影

  告别红围,我们来到了始兴红色村庄——八一村,并参观了原来的始兴县第二区八一小学,即今天的八一村革命历史展览馆。
八一村原名为外营村,因外营惨案发生于八月一日而得名。当日国民党65军187师559团和560团联合始兴县地方武装2000余人,进攻八约乡抗日根据地,包围沈所镇外营村。驻村的风度大队主力一中队和当地民众奋起反击,利用围楼坚实的围墙与敌激战两昼夜。战斗进行到第三天,敌人在围楼墙基埋下大量黄色炸药,将围墙炸塌一角,并以此为突破口冲入围楼,大肆杀害革命战士和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外营惨案。”

始兴县第二区八一小学
始兴县第二区八一小学


  了解了八一村的历史后,我们紧接着步行前往位于铜钟寨的藏军洞。铜钟寨位于始兴县沈所镇,古县志称其“天柱峰”,属丹霞地貌,层峦叠嶂,峡高泉鸣,花果遍野,绿浪翻腾,红枫与蓝天相映成趣,奇石与峭壁遥相呼应。历代名人,如元朝主簿郑康、举人甘守正、明朝教谕周德慧等,皆留有赞美“天柱晴云”之诗。
历史学系师生上山之艰辛与疲惫被群峰耸翠一扫而空,途中深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路边枯枝可当前行之杖,撑起砥砺之勇气;师友之肩可作攻坚之桥,搭起热诚之情谊。瞰浩然峭壁凌立,踏人间沧桑正道。

陈喆老师开登山之路,后有四名学生搭肩前行
陈喆老师开登山之路,后有四名学生搭肩前行
1
李欣荣老师以杖鼓气,欢声笑语不绝
 思想火花翻腾,前进之士气高昂
奇石美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奇石美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全体师生在藏军洞前的合影
全体师生在藏军洞前的合影


  接下来我们去了位于始兴县西南神所镇的石下村。据族谱记载,石下李氏始祖火德公,原居福建宁化李家坊,于宋、元兵燹之时,历经数次迁徙,后至此繁衍。村坐北朝南,地处浈江-墨江盆地南部,全村十八头大门(每大门即为一个宗祠)构成。
  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80年),位于村最南一列屋宇的东南角,宅门前有红砂岩方门框与石鼓,可看出当年此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进门檐板中央正书“气象万千”,背书“则蔫茗尘”;另有“锡尔纯嘏,子孙其湛”等书,以期多子多福。宗祠西北角为“栋护晴岚”围楼。围楼坐北朝南,现处于修缮阶段。

修缮中的“栋护晴岚”围楼
修缮中的“栋护晴岚”围楼

  下午,师生一行来到了深渡水瑶族乡。村干部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村子的情况。

瑶乡长梅村
瑶乡长梅村


  深渡水瑶族乡地处始兴县中部,东与罗坝镇相接,南与司前镇毗邻,西与曲江区交界,北与顿岗镇、沈所镇接壤,乡域总面积共17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6%以上。下辖深渡水、长梅、坪田、横岭四个村委会,总人口约八千人,是广东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
  据当地村干部讲述,本村居民都为过山瑶,大约300年前迁徙到此地。瑶族形成于解放以后,1961年体制改革由此成立瑶族大队,后来慢慢形成村落,1987年成立瑶族乡。

当地村干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当地村干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
瑶族早期在中原地带活动,后续不断南移到岭南山区。岭南地区无山不有瑶,而过山瑶主要指盘瑶与山子瑶两支。过去大部分人缺地少地,靠批垦山地种植,耕作粗放导致地力消失即举家迁移,另寻新地耕种。因经常迁徙,居无定处得此名。
  目前瑶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有一定的难度。政府从特色文化入手,大力发展瑶绣、瑶歌、舞蹈的同时举办培训班来传承文化。
 
  两位瑶族老奶奶正在编织的瑶绣
  随后师生一行步行进山,近距离体验瑶乡风情。山林依依,历史的画卷在一片碧色中铺陈;河水潺潺,仿佛一首瑶族古老的歌谣,传唱至今。
 
 


撰稿:刘瑞文、陈宣谕、朱思琴、吕彦霖
初审:李欣荣老师、谷小水老师、陈喆老师
审核: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