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历史学系南雄始兴考察第五天 10月31日
到达始兴县的第二天,我们开始对县城附近村镇进行实地考察。我们先后前往太平镇的东湖坪村和白石坪村,顿岗镇的千净村、七北村、周所村下寨以及城南镇周前村。晚饭后,我们就五天考察进行了分享和总结。
一、上午 8:00~12:00
早上我们乘车到达第一站——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考察了曾氏祠堂、“永保堂”围楼和元盛书院。
东湖坪村东距始兴县城3公里,是前往南雄、江西所经之地。据村民介绍,500多年前四位曾姓开基祖从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地区)迁居东湖坪,在此地安家落户、开枝散叶,所以村中以曾氏为大姓。(此说法与1926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有所出入)曾氏最初以竹树贸易生意起家(当地称为“泛排”),很快富甲一方,在穗、湘、赣地区皆有地产,财力一度可以垄断始兴的经济,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钱王”。曾氏自认为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后代,故十分注重诗书传家,后代子孙也曾出仕,最高官至五品奉政大夫。
曾氏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据说此处选址建造十分注重风水:这里本是河床,河流改道后露出地面,附近有蝙蝠栖息,先民认为此为福地,便择此地为祠堂。祠堂整体布局为池塘和三进及左右各带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祠堂前的池塘一为聚财二为防火。三进院落虽然是典型的客家风格,但是中庭天井部分却别具特色——一条石板路贯穿其中,寓意“正直之道”、“中庸之道”,两边还种植了两株枝繁叶茂的阴香树,而且刚好都生长着六根分支,据说这也是风水吉地的体现。此外,祠堂中各种细节也充分体现了建造者的美好祝愿:一是繁衍生息、宗族兴旺——选取了象征生生不息的老鼠和象征多子的葡萄作为曾氏的精神图腾。二是大富大贵、官运亨通——无论是大门门槛还是各式雕花都是包含了“求官”的寓意。
祠堂的核心是最里面的神厅,其中间供奉了曾氏自认为的始祖——曾巩和四位开基祖——仲泰公、仲清公、仲仁公、法海公的神位。据介绍,在过去曾氏祠堂是一个融合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个中心,大小事务的商讨处理,红白事举办都在这里进行。每年春分和冬至,全族男丁、有学位、长辈、老者都来祭礼,从大门厅到中厅,上厅来回走3圈,称行“三圈礼”。而现在主要用作客家民俗文化的展示区。
穿过“西南其户”的“歪门斜道”(建于明末清初的建筑,大门对着西南方向是为“避晦”和“聚福”),我们来到东湖坪村曾氏的围楼。因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此围楼题写“永成保障”石匾,故把围楼称为“永成堂”。围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整栋建筑物砖、石、木结构,四角为炮楼,是碉堡与民宅的结合形式,四层楼都有统一的回廊过道,上下四通八达。作为防御性的建筑,区别于其他围楼,永保堂还有独特的四门防御系统:铁门、木门、栅门和水门——直接从中庭的水井打水通过铁索(现已拆除)运往二楼,以扑灭敌人火箭攻势。
当然,在充满智慧的围楼也不乏深刻的寓意:全楼共48间房间意为“四平八稳”,6个楼梯寓意“六六大顺”,左侧上楼“步步高升”、右侧下楼即“衣锦还乡”等等,充分反映了客家人追求“好彩头”的心理。
经过已经破败的九栋十八厅民居,我们来到了曾氏宗族培养读书人的地方——元盛书院,俗称上窑背书房。书院含礼堂、课堂、先生和学生的住房,共3厅4课堂24书房。如今书院已经败落,主要作为春分祭祖和举办喜事摆酒席时的场地。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当地保留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特有的农村公共食堂旧址内的四周墙壁上当年所画的各种图表和漫画、生产进度表、农业生产管理三包表、工作计划表、社员评比台、五类分子监督台、集体食堂现金收支表、食堂实物收支表、食堂粮食分配表等。
此外,我们还体验了一把客家生活:抬花轿。
第二站,我们到达了白石坪村。村中的安居围是一个规模更小,更加残破的围楼,年久失修,“坚固而残旧”是当地讲解给予的评价。多俸堂作为当地的祠堂,同时也是红军的秘密联络地,承载了不少红色记忆,但也局限于资金问题而没有进一步发展,现在仍然在春分祭祖时使用。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始兴中学的大成殿。大殿建成于宋大成年间(1208年),是广东省保存最好的宋代书院。外围的建筑以及偏殿厢房因过去不受重视而被拆除或者改造,但主殿的建筑建构、雕花等基本保持原貌,仅在近期重新上漆。现今殿内已被改造成简单的校史室,并成为学校每一届高三学子的高考宣誓誓师之地。
二、下午 14:00~18:00
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再次出发前往顿岗镇和城南镇,对部分村落的历史建筑进行参观。
下午的第一站我们到达千净村的陈氏祠堂。陈氏祠堂是砖瓦木结构,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五年,重修于清光绪十一年,门楣用红砂岩镶有“陈氏宗祠”,落款“乾隆贰拾伍年岁次庚辰 孟冬谷旦立”的门匾。每年祠堂都进行祭春和祭冬等活动。
此处亦是红色革命的基地:1926年当地成立了“南七约乡农民协会”,借“犁头会”的名义进行减租减息等农民运动,而陈氏祠堂就是主要人员的聚集地和议事地。时千家营人陈竹君担任协会会长,其组织农民运动的游行示威具有相当的威力与影响,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1927年4月12日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始兴当地反动势力对革命势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陈竹君因遭叛徒出卖遭到杀害。千家营村组织成立农民协会,经历斗争考验,于五十年代得到了中央的认可与赞扬,而作为基点的陈氏宗祠历经革命斗争的洗礼,革命光芒愈发闪耀。
此外,我们还通过与当地长者交谈了解到关于革命烈士陈竹君后代的遭遇,对该村的族谱进行拍摄和记录。
在顿岗镇周所村下寨的“竹林同庆”围楼则是今日下午的第二站。此围楼于清咸丰四年所立。该围楼处于盆地腹部,南北为两河护佑,坐西北向东南,以卵石砌墙。门楣双勾“竹林同庆”匾额,落款:“咸丰四年季冬月吉旦 曾仁山侄顺昌福昌立”。这是目前为止,我们此行第一座能够供观者登上瞭望台的围楼。站在瞭望台处,一望无际,一览无余,这片土地的田产、远处的山、来往的道路,状况尽收眼底。围楼的瞭望台帮助掌握敌人行踪,助其更好地进行防御。
随后我们来到七北村的“万古观光”围楼。此处围楼建于清朝,与“竹林同庆围楼”一样是以卵石砌墙,它的门是花岗岩砌成的拱形,门楣上石匾雕刻着“万古观光”。该围楼现在由人承包,意欲将之改造为民宿,作为赏茶品茶旅游的项目一部分,现已开始动工。古迹在现代化中何去何从?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围楼之旅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第四站——盛极一时的周所古墟。
周所古墟隶属于城南镇周前行政村。一说明朝洪武元年,当地政府在清化河的最下游的官坝坪设立屯兵卫所,因置所之地周姓人居多,故称之周所。
据当地人介绍,此处清朝乾隆年间店房生意已经十分兴旺。清末民国初,是周所古墟最繁荣昌盛的时期,那时,附近的村民都来周所墟赶集, 一到墟日,周所墟的餐馆、客栈等常常人满为患。据1998年6月版的《始兴县地名记》载:“清末民国初期,此墟甚旺,趁此墟人日达千众。”而在抗日战争以及土匪侵扰,此处逐渐走向衰败,不负当日繁华。
周所古墟有东西两街,街长近百米,街旁店铺林立。整个街墟中间宽、两头相对较窄,成船形。中心是戏台,坐北向南,戏台前面有几株大榕树,四周设有排水沟,四周是店房,门前通有河卵石砌成的石阶路。古老的周所古墟,由于人口流动大,因此住居民姓氏众多,杂姓混居特点。其中商铺房屋多为骑楼形式,一楼为商铺,楼上居住或堆放物品。伫立在村中央的是周所古墟的古戏台。
沿着小道,掩映于翠竹林荫中,周所古塔的身影逐渐明朗。据当地人介绍,该塔名为前山塔(又名清凉寺塔),据当地文献记载是明隆庆年间为镇水防洪所置。
三、晚上 19:00~21:00
由于行程紧凑,所以晚饭后老师组织了本次实地考察的分享会,对过去五天行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对接下来两天的考察有所帮助。
针对在南雄和始兴县城附近的实地考察,助教和同学们对感兴趣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期间不乏相互补充、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看法、加深新感悟。同学们的感想主要集中在宗族文化、口述史考察、历史文化开发三方面,三位老师也就此做出回应:通过对珠玑巷姓氏节的总结、南雄和始兴在宗族文化的表现——祠堂和围楼的比照以及访问各村老人的资料整理,同学们从探讨宗族文化团结的象征到质疑宗族文化的构建,并且开始从国家整合和地域融合的角度来思考边远地区民众如何独立于地方与融入进国家。在分享访问村民经历的过程中,助教和同学们开始反思自身——前期文献研读和主题的准备不足、访问技巧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反思他人——实地考察和口述史访问的合理安排、时间和效率的兼顾以及田野口述史考察目前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农村空心化。此外,老师还指出了同学们还没有予以重视的问题:比如客家人与红色革命的关系、交通线路对南雄和始兴历史发展的影响。最后,从研究和学习历史学的高度,同学们认识到历史文化的消逝是必然的过程,但记录下这些无价之宝我们责无旁贷的。
砥砺前行,是我们在史学之路中漫漫求索;不负初心,是我们通过学习仍然保持珍惜的赤诚之心。
文稿丨张可滢 潘杰梅 侯钰清
排版丨侯钰清
校对丨利家興
初审丨李欣荣老师 谷小水老师 陈喆老师
审核丨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丨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