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阁庙之摩崖与洋船石

发布日期:2019-10-29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本日考察经历的叙述,二是本小组对妈阁庙历史的讨论和思考。本日考察的重点是妈阁庙与大三巴牌坊,两者各是东西方代表性史迹,囿于篇幅,我们选择对妈阁庙作重点讨论。关于这部分内容,本文首先是对学术界一些争论做梳理,接着是对妈阁庙的摩崖和洋船石两个兴趣点的分析和思考。
 

历史学系师生于妈阁庙前合影留念
历史学系师生于妈阁庙前合影留念

  一、所行之见闻
  过了拱北关口,澳门关闸映入眼帘。据史料记载,分割粤澳的关闸初建于明万历年间,而现存的凯旋门式关闸乃是由葡萄牙官兵于清同治年间重建,故带有明显西式风格。
 

历史学系师生于关闸前合影留念
历史学系师生于关闸前合影留念


  本日考察我们有幸与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教授章文钦同行,并聆听其教诲。章老师深情回忆了澳门史研究,讲述了马士著《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译本的出版、再版过程,使我们得以瞻仰其学者风范。

章文钦教授为我们介绍澳门史研究情况
章文钦教授为我们介绍澳门史研究情况

  调研从参观妈阁庙开始。妈阁庙坐落于湄洲湾北岸,主要由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建筑组成。庙内主要供奉妈祖,为海上商船祈福。除了铸造神像、烧香、拜礼等较为常见的祈祷形式之外,妈阁庙内还存在两种较为特殊的形式:一是在庙内放置船只模型,以此为实际出海的船只原型祈福;二是放置“洋船石”。
除妈祖信仰这一主题外,妈阁庙中的石刻也值得留意。望厦条约之际,广州官商潘仕成等曾游于此地并题词。作为在港澳飞地蛰居避难的晚清遗老之代表,汪精卫之兄汪兆镛也在此留下了真迹。这些石刻无一不透露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蛛丝马迹。
 

潘仕成题记
潘仕成题记


  接下来,我们来到澳门地标建筑——大三巴牌坊。“三巴”是“圣保禄”的粤语音译,而大三巴牌坊实际上并非牌坊,而是圣保禄教堂历经三次火灾后仅存的前壁。此壁将巴洛克艺术风格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三位一体”等观念完美融合。以正中的圣母像为中心分界,共有六对雕刻,分别附刻着一句汉文的说明文字。据澳门徐新先生的考证:“在那个年代的巴洛克建筑上,刻有中文字样的只有澳门的圣保禄教堂”。此外,牌坊上还有牡丹、菊花等极具东方色彩的浮雕;牌坊后面有一处墓室陈列着越南、日本等国早期天主教徒遗骨;教堂旁边葡萄牙殖民者建造的炮台至今仍被完好保留……这种种现象都说明,澳门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场域。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二、关于妈阁庙
  1、学界关于妈阁庙研究的一些争论
  就本小组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学界在妈祖庙研究方面争议较大的主要是妈阁庙的建庙时间、属性及其妈祖信仰的归属等问题。对于后两个问题,林广志在《明清时期澳门华人社会研究述评》中已对相关的研究成果有所归纳和总结,他指出,相当部分的学者将澳门妈祖信仰列为有别于佛道的另一种“民间信仰”,但对这种“民间信仰”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部分海外学者则试图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澳门华人信仰的社会功能,但由于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民族性理解有所不同,对妈祖信仰的解释还存在分歧。
  关于澳门妈祖阁的建庙时间,谭世宝先生于1996年发表的《澳门妈祖阁庙的历史考古研究新发现》根据在“神山第一”亭新发现的李凤碑铭材料认为妈祖阁始建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批驳了妈阁庙建庙500周年说,就此引发学界的广泛讨论。徐晓望先生随后在第二年发表《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渊源——兼与谭世宝先生商榷》一文,对谭世宝先生的观点提出质疑,他根据中国民间“庙宇建筑总是从简陋发展到繁复”的观点,认为李凤碑铭的发现并不能否定万历三十三年以前已建有妈祖庙,此外,他依据中文和葡萄牙文史料,认为在万历三十二年之前,妈阁庙所在地已有妈祖香火,澳门因而得名“阿妈港”。汤开建先生同样认为中国古代祠庙之创建“有一个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因而他尽管同意谭世宝先生关于妈阁庙创建于万历三十三年的观点,但不排斥在此之前此地曾建有“妈祖”神像的可能性。谭世宝先生随后对所谓“Macao”来源于妈祖庙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Macao”应为“粤音的‘泊口’之转音”,后来谭世宝先生又根据较早的荷兰与英国文献对学界流行的关于“妈祖之名”的各种观点做了进一步辨析。总之,关于澳门妈祖庙的建庙时间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章文钦教授介绍妈阁庙建庙的时间
章文钦教授介绍妈阁庙建庙的时间

  2、妈阁庙摩崖
  妈阁庙后的山崖上有众多的摩崖石刻,镌刻的历代文人吟咏妈阁胜迹的诗文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幻。不少摩崖展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的历史事件和当地独特的文化。章老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摩崖背后的历史,其中又有两块摩崖最为吸引我们的目光。第一块摩崖的铭文写着:
  “欹石如伏虎,奔涛有怒龙。偶携一尊酒,来听数声钟。甲辰仲夏,随侍宫保耆介春制军于役澳门,偶偕黄石琴方伯暨诸君子同游妈阁题此,贲隅潘仕成。”
  这块摩崖与一次鸦片战争后中美签订《望厦条约》有着密切的关系。铭文中的诗作展现的是作者在妈祖阁所见的嶙峋怪石与激荡的大海,与此时作者闲适的心情。根据后面铭文,这块摩崖的作者是“贲隅潘仕成”。“贲隅”即番禺;潘仕成,著名十三行行商。此摩崖的刻制时间为“甲辰仲夏”,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六月,潘此时来澳门的目的是“随侍宫保耆介春制军于役澳门”。“宫保耆介春制军”即耆英,字介春,时任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两广总督,故称“宫保”、“制军”。这时,正是耆英由广州到望厦与美国代表进行谈判之时。我们可以想象,在谈判之余,潘仕诚与友人一起到妈阁庙登高揽胜,吟诗抒怀的情景。
  另一块摩崖的铭文是:
  “戊辰正月,偕张有贵、崔师贯重游,俯仰慨然。汪兆镛题记。”
  提起汪兆镛,大家一下想到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叱咤近代史的汪兆铭。但与弟弟激进的反清思想截然相反,汪兆镛对于清朝有着相当的忠诚。因此,辛亥革命后他避居澳门,以清朝遗老自居,致力于金石、古籍、史志的研究。戊辰即1928年,汪兆镛已然垂暮之年,面对着多年前游历过的妈阁山水,顿时感慨时光在俯仰之间飞逝,不仅慨然感叹。而我们面对着这些历经世事的先贤的题记与矗立的庙宇,同样感慨历史的沧桑。

汪兆镛题记
汪兆镛题记

  3、洋船石
  据史料记载,对“妈祖”的崇拜起自闽越,对“妈祖”的形象塑造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明清文人著述中都有大量文字对妈祖庇佑行船之功德进行了赞颂:如“妈祖者,天妃也专管海道之神,舟船东西洋往來,是其职司。”以及“土人呼神为妈祖,倘若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髮而來,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等等。
  庙门内的洋船石是妈祖信仰传承的最好见证者之一,它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刻于石面上的船是否是外来的“洋船”?经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洋船”应指边民出海的帆船,而外国人驶来的船只则被称为“夷船”。

妈阁庙内的洋船石
妈阁庙内的洋船石


  我们更对石面上的“利涉大川”四字做了进一步探究。晚清文献记载道:“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舶被飓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舟遂安;立庙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于庙前石上镌舟形及‘利涉大川’四字,以昭神异。”;这四个字出于《周易》,“涉大川”常被解释为“渡大河”或从事艰苦、风险的行当;《周易·需》中有卜辞“利涉大川,往有功也”,从字面上解读,似乎是“利”在“涉大川”而“有功”,因而这四个字被用以称颂妈祖保护航海者的功绩。
  妈祖信仰在十六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到来后的向外传播也是我们十分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其传播的路途上,哪些人接受它、它又受到了哪些排斥?它在融入不同地区的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变化?受限于时间和材料,只有待我们回校总结再做进一步探讨。

撰稿人:陈深钢、李擎天、王佳琦、朱振泽
初审:李爱丽老师
审核: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