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历史学系教学实践第二天——连州上石咀村、湖江村和夏东村考察之旅

发布日期:2019-07-17

  7月16日上午,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田野考察。一行人首先来到上石咀村,上石咀村位于丰阳镇西北部,相邻自然村有下石咀村、凤形脚村、柯木湾村,东陂河流经村东面。经村长介绍得知,上石咀村民有莫、马、萧三姓,现在村中仍保留马、莫两姓门楼,从中隐约可见当时三姓分居村中的痕迹。

 

1
马家门楼
莫家门楼
莫家门楼

  再往前走去是村中的一个古建筑,据说是一位萧氏财主所建,“文革”时期被收归公家,现今由萧氏族人共同出资修缮作为祠堂,每逢初一、十五、节假日,萧姓村民都会到祠堂祭祀先祖。

萧氏宗祠
萧氏宗祠

  离开祠堂后,我们跟随萧老伯来到了他的家中。萧老伯家中存有萧氏族谱,对于萧氏整个世系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据萧老伯介绍,萧氏清末从湖南蓝山县迁来,从第八代开始即在此村生活,传至他这一代已是第十六代。相对于马姓和莫姓,萧姓氏族的历史记忆保存得更为完好。在族内长辈的群策群力之下,萧氏各房资料得以汇编成册,由此形成萧氏族谱,同时也抢救保护了古建筑,如今才得以较为完整的呈现在后人面前。

萧老伯讲解族谱
萧老伯讲解族谱

  下午,我们来到丰阳镇北面的湖江村进行田野考察。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郭书记、胡伟辉主任、胡信学先生对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湖江村的概况。

在湖江村的座谈会
在湖江村的座谈会

  湖江村始建于宋代,至今约有800年历史,有胡、萧、黄、雷、姚、郭诸姓。其中胡、萧二氏为该村大宗,因胡、萧两姓人口原是从湖南迁来,更兼濒临横江山河口,故曰湖江村。村中历史遗存甚多,有古驿道、旧店铺、门楼和宗祠等。胡老先生慷慨热情,向我们展示了1997年重订的《胡氏族谱》,其中汇总了祖训、历代世系等诸多内容。

胡氏族谱
胡氏族谱

  接下来,我们在胡老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胡氏宗祠。宗祠内藏有许多珍贵碑刻,有乾隆年间的判谕,有道光年间的捐芳名单、重建碑记、田租祖训,有光绪年间的告示、界碑等,记载甚为丰富。

胡氏宗祠内部碑刻一览
胡氏宗祠内部碑刻一览

  从宗祠往外走数十米之后,便可见当地人口中的古驿道。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依稀可见,而道旁的一间间古店铺则旧韵犹存,可以遥想当时挑担商贩往来不绝,店铺内流通着各式商品,如盐、煤油、洋钉、火柴等等。

古驿道
古驿道

 

古店铺
古店铺

  走过古驿道,沿着乡间小路,我们先后到达上西门、正南门、正西门、正东门、正北门。门楼上皆有两瞭望孔,以察外情,内多有碑刻,以文记事。门楼规制或大或小,以东西两门较为宽大。门楼之间原有墙壁相连,可惜旧时石壁早已埋没于荒原野草中,惟余此五座门楼屹立于四方,勾勒着古迹的遗貌。考察至此,日已西斜,我们怀着不舍之心离开湖江,前往下一站——夏东村。

正东门
正东门

  夏东村位于丰阳镇北部,南面与沙铺村交界,西面有夏东河流经,北面与大坦村接壤。夏东村始建于清代,世居村民有黎、马、成、刘四姓,传统上以农业为生。
  而目前,夏东村开始走美丽乡村道路,积极建设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生态特色村。在美化周边环境后,村内风貌为之大改,而在进一步了解村落的建设过程后,我们对夏东村的发展轨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从传统农业村落到生态新农村的转向,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助推。
  行程虽短,收获颇丰。在寻访了今天的村落后,我们对连州市丰阳镇下辖的自然村落的印象,由直观把握逐渐走向理性思考。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政策因素、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要素及其内部相互作用,都可能成为这些村落发展的掣肘。对于这些隐藏性乡村贫困空间而言,难点不在于如何打赢脱贫攻坚的第一战,而是在于如何保持扶贫工作所留下的前期优势,形成特色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循环。处于南粤古驿道节点上的连州各村落,在改革创新的现代精神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未来可期!


 
撰稿 | 李东红 曾一茗 曾燕萍
指导老师 | 龙波老师 谷小水老师 柯伟明老师
编辑 | 方子潇
初审 | 柯伟明老师
复审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