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历史考察 04.29
在2019年4月29日考察的第三天,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踏上了寻访毛泽东、曾国藩故居之旅。
冒着大雨寒风,我们驱车韶山造访毛泽东故居。在毛泽东铜像广场前,我们看到一批批学生队伍套起雨衣,不畏风雨,阵型整齐地排列在像前瞻仰。我们也深受感染,收起雨伞在像前合影,向毛主席致以无声的敬意。
随后我们跟随缓慢挪动的队伍前进,经过一池荷塘,眼前一座拙朴的农家矮屋便是毛泽东故居。我们依次参观了中堂、毛泽东父母、毛泽东、毛泽覃、毛泽民等人的卧室、书房、农具室、牛厩等。故居里陈列着旧时的家具和农具,力图还原故居原貌。
从毛泽东故居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时湖南富农的生活场景,这和我们下午参观的曾国藩故居对比鲜明,反映出二人家庭出身背景的差别,这或许能成为我们理解二人不同的处事方式和人生选择的视角之一。
在去往曾国藩故居途中,各个小组展示了“蔡锷与民初政治”、“长沙开放通商的交涉”、“湘人与湘学”、“宋代以来的书院与中国文化”、“毛泽东早期思想的转变历程”、“辛亥革命与湖南”等调研专题。
老师们精要点评了报告内容,又再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建议。
—从长沙开放通商出发,可以观察当权者对于如何对待亦敌亦友的外国势力的抉择;
—从观察王先谦一派和维新派的争执,推广到研究近代中西新旧之争,都需要抛开既有印象,具体地了解双方在争执什么问题,由此形成更贴近历史原貌的认识;
—建议小题大做,做小而深的研究,以及重视梳理学术史、把握最重要的资料、运用原始材料这些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读书”要“得间”,从书中读出“缝隙”,以此打破已有知识的束缚,建立新知,这一“精神锻炼”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人的成长。
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富厚堂是曾国藩家属依侯府规模建造的,我们从台坪外开阔的莲塘,和风格古朴、颇具规模的建筑群,便感受到了侯府的非凡气派。
一进正门便是“八本堂”,曾国藩的“八本”家训刻於匾额之上,足见曾家对家训、家风的重视。
在中厅,“太子太保”和“勋高柱石”两块牌匾高悬于两层楼高的横梁上,带着显赫侯府的逼人气势。
再往里走,便是曾国藩长子曾纪泽、夫人欧阳氏的卧室。富厚堂各个房间的展板和讲解,让我们对曾国藩的生平、著述、事迹、与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后世评价,都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了解和梳理。看着墙上展板的文字和身处的建筑两相照映,我们体味到了以文字传达的“历史”与以建筑和陈列的形式呈现的历史实体奇妙呼应。
紧接着我们又驱车前往曾国藩的出生地“白玉堂”。
在这座曾国藩出生的老宅里,除了卧室的陈列外,我们还可以从房间展板上了解到曾家家族繁茂的子孙支系、子孙的斐然成就,以及深厚的淳正家风(星冈公、竹亭公、高轩公家训)。在侯府富厚堂,我们了解到曾国藩一生的显赫成就和身后的毁誉,以及他在近代历史上深深刻下的一笔印迹;而在祖屋白玉堂,我们回到曾国藩开启一生征程的起点,探求其炫目成就背后的家族渊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从毛、曾的故居中获得了文字所不能提供的对二人的生活环境的形象感知,这和我们调查过程中对二人生平的系统了解相互参照,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到了“知人论世”,从两位历史人物自身出发,形成具体鲜活的认识。今天一天的考察至此结束,我们饭后回到酒店,总结今天一天考察的所得与所思,结合考察所得,体会老师的建议着手修改调查报告。
撰稿 / 黄韵芝
供图 / 王子木、邓皓岚、段子杨、黄韵芝
编辑 / 李旭炜
初审 / 曹鸿老师
审核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