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地方文献、历史记忆与人群 11月10日
终点也是起点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短暂而易逝,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一晃已是尾声。今天,全体师生将前往浈阳峡进行寻访,这也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浈阳峡位于连江口镇,该镇为北江、连江交汇之处,水运极为便利。但自淸季修建粤汉铁路以来,该地陆路运输的重要性渐渐超过水路。在师生驻足的一个多小时内,火车接连呼啸而过,江上航船则寥寥无几,水路与陆路之权势转移于此可见一斑。
节令虽已是立冬,这里的群山反而绿得更加可爱。鳞片似的白云,在远处过渡成碧蓝的晴空。苍穹下的大地,染上了带香味的金色——这大概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了吧。景致虽好,奈何归期在即。对一个地方刚刚熟悉,却又要离开,不舍是难免的。此时谈论再见未免太伤感,不如趁此做一小结,为考察划上句号的同时,也为新的开始奠基吧。
一 雕栏玉砌应犹在
此番行程,走访得最多的还是各处的围楼、宗祠、庙宇。在星罗棋布的古村落中,它们往往是最具年代感的建筑。然而不管它们的形制如何独特,雄伟如“四点金”围楼,也难抵挡时间洪流的冲刷,常常只剩得墙头青草依旧笑东风。在一栋栋现代化新房不断拔地而起的今天,老旧残破的古屋,愈发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尽管仍有村民集资尝试翻修,无奈杯水车薪。现如今,年轻人早已不再眷恋乡愁,纷纷背井离乡,而这城春草木深里,只好做了各种家禽的安乐窝。可以想见,如任其自然,淹没于洪荒之中只是早晚的事。随之而来的,将是村庄历史记忆的断裂,且这种断裂显然正在发生。
但老屋里剩下的,绝不仅仅是破败与无可奈何。在它们面前,忍不住就会吟咏一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虽早已面目全非,闭上双眼,仿佛仍可想见当初红烛昏罗帐时的热闹。匾额与碑刻,昭示了科举时代功名的显赫;炮楼上的弹痕,是烽火连天岁月留下的年轮;墙上红字的语录体标语,则是火红年代国家政令影响及于地方的明证……砖石无言却无处不在讲述故事,古今历史在此合流,只是它们不轻吐心声罢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也在选择合适的有心人,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如果不认真倾听,就不可能懂得。而我们,会是那个合格的有心人吗?
二 两处茫茫皆不见
进村找庙,进庙看碑,所见都是具体的实物。不过历史的核心还是在人,这一点是我们始终没有忘记的。所谓睹物思人,在了解实物本身的故事时,其实也在尝试着理解历史上的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但人之互相理解是至难的事情。常常如周作人所言,听别人的话,读别人的文,以为互相理解了,结果只是聊以自娱的好梦。今人与古人对话时尤其容易如此。当我们带着现在的观念,反观古人的时候,得到的多半会是误解。前人已逝,不能当面纠正。面对田野中的残垣,真正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若无足够的自觉,在解读相关文献之时,恐怕难免“两处茫茫皆不见”。
而走访田野的好处之一,即在于给我们提供一种历史感。回到发生过历史的现场(尽管已非昨日的现场),从实物遗址、地理面貌和风土人情中,获得一种感性的认知。这种感觉对历史学者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参观碧落洞的时候,所见连片碑刻大多为宋代所留,宋以后则零星分布。再查阅地方志等资料,了解到宋元以来英德作为四战之地屡遭兵燹的历史。不难感觉到英德在宋代经历了一个鼎盛时期,此后逐渐遭遇衰落,昔日的繁华再难重现。这种感觉不一定完全准确,却相当直观,并且有助于理解书本上冷冰冰的记载,对于一个地方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 各异其趣,人同此心
以上谈的都是过去,接下来要讲的,则是现在的人。这里有一个贯穿我们整个行程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对中国这片土地的认识究竟有多少。广州是一线大城市,英德则是一个县级市,再往下的各个乡镇则可以说是国家的神经末梢。它们同处于一片天空之下,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各自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竟是那么的不同。
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双方交流时,会遇到沟通的障碍。要在两个不一样的“世界”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不容易。在口述的开始,我们就估计到了这个问题。但略为出乎意料的是,一路下来,遇到的居民大都对我们表露了很好的善意。除了开场也许有点不知所措外,进入话题之后,对方都尽可能地给以力所能及的答复。他们也在尝试着寻找和我们沟通的共同点,比如在张屋村,村民主动提起村里有过中大第一期的毕业生,以此打开话题;在长江坝村时,同学们接受邀请,体验了一把农作的辛苦。尽管操弄农具不在行,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谈话氛围就有了。
可见,人性本善,只要放下身段真心接触,人与人的理解还是可以达到的。当然,我们接触的村民多为中老年人,因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庄已变得空心。对于老人们而言,和一群年轻人交流是愉快的,他们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小孩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结语
田野是一个大型的课堂,在它面前我们都只是一个小孩子,考察的终点其实只是我们未来的起点。一周的时间太匆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但也许正是有了一点不圆满,以后才有重回田野的期待。在旅途中,得到了当地众多群众的帮助,其中不乏已界花甲之年者,在此一并致谢!感谢各位老师的一路指导,平常严肃认真的他们,在田野里也有可爱的一面!各位助教坚守自己的岗位,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自身也得益良多。
最后,我们相信:尽管遗址在荒芜,人事有代谢,终将有更多的后起者接力,将田野的声音传播出来。只要我们沿着河边前行,就一定能够听到歌声!
撰稿人:英德考察线全体助教
指导老师:谷小水 李欣荣 柯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