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地方文献、历史记忆与人群 11月9日
大湾镇探幽
时光电转,本次考察已经接近尾声。连日奔波让大家稍显疲惫,但倦意不掩热情,我们兴致满满地开始了第六日的行程。
9日上午九点半,我们抵达了“名人自出拔奇萃,乡有贤良举世尊”的大湾镇古道上村,它地处粤北地区,包括43个小组(自然村),居住的人家主要姓黄。古道村拥有六百余年的漫长历史,黄氏的祖先早在14世纪就从福建迁到这里。我们首先参观了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的迴龙祠,它在建成初期大厅用于供奉曹主娘娘,4间内房用于黄氏子弟读书,后改为“修文社学”,作书院用。
接着我们来到了观音亭和黄氏宗祠。据了解,黄氏宗祠是第一、二、三组的小总祠。而在2004年,一座集资修成的黄氏总祠也在这里落成,成为粤北地区黄氏家族的主要祭拜场所。
下一个目的地是麻步村。该村分为22个小组,有三个小组为邓姓。村中除了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外,还大量种植花生、水果、竹笋等经济作物,并有较好的收益。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祠堂和四角楼,由于风水原因,这个村的房屋将正门设置在侧面,构造与我们之前其它地方的建筑都不大一样。
下午的行程重心在大湾镇上,各组首先在老城区分开进行口述访谈。
第一组同学在大湾镇走访时找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当地老爷爷,老爷爷名叫刘牛,曾是该镇政府干部。他对大湾镇的情况比较了解,还为同学们草绘了一幅该镇改革开放前的街道布局,讲述了该镇数十年来的变化发展。第二组同学则发现了一件现主用于牙医诊所的基督教堂,并有幸结识了金山祖庙里的一位法师,从法师那了解了这个祖庙所供奉的道教、佛教神明情况,认识到了大湾镇的民间信仰的多元性。第三组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当地元宵时候的“火麒麟”游街民俗,对当地的一个民间社团“众助社”进行走访,了解到一些当地民俗的发展状况;而这些习俗之所以能如此鲜活地保存至今,与其“低门槛”、“人人得以学之”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各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采访后,同学们来到了大湾镇上著名的文英书院与金山祖庙。顺着石阶逐级而上,文英书院的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作为大湾镇中心小学的前身,文英书院自1898年建成以来至1990年秋一直是大湾镇文化教育的中心,许多当地的老人在五六十年代都曾在此读小学。现在的文英书院已经较为破败,只有书院正中供奉着孔子像。
文英书院背靠的就是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广东四大古庙之一——金山祖庙。同学们在祖庙中找到了管理祖庙的张国雄法师,他向我们介绍了祖庙的具体情况,祖庙正殿祭拜的是代表道教的北帝,北帝左右祭拜的分别是代表佛教的惠能与地方神明徐主娘娘,祖庙的文昌宫与水月宫又分别祭拜着关羽,文昌帝君,岳飞以及送子观音。从文英书院到金山祖庙,其中供奉的人物多元化反映着民间信仰的实用主义。
天黑饭饱,稍事歇息后,大家在柯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英德口述考察的第三次研讨会。内容主要是讨论各个小组白天在大湾镇的口述访谈,以及柯老师对本次英德考察的总结评价。助教师兄师姐们对同学们的看法进行了一些补充,柯老师也对同学们的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结尾,柯老师总结道:“英德作为此次口述史的开展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在这七天的考察中既见识到了英德的历史、风土人情,也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社会的落实,对乡村基层干部保护当地古村落以及各处遗址作出的努力都深有感触;与此同时,在口述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整理总结口述成果,发挥出口述史料特有的学术价值”。
今晚是英德行的最后一个夜晚,同学们向带队老师、助教师兄师姐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这次英德之行的圆满落幕,与他们的付出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离开田野,回到书斋,我们依旧需要在胸怀宇宙的同时关照毫不起眼的一滴水珠,依旧需要在看到树叶震颤、麦浪翻滚时念及起于青蘋之末的风。考察留下的远不只关于旅程的回忆,当我们继续徜徉于历史的海洋时,它的余韵也将一直同行左右。
撰稿人:王子霖、方圆、恩卡尔·巴合特别克、凯迪热亚·阿不都热衣木、应泽园
审稿人:覃祺、邓海、李欣蕾
指导老师:谷小水、李欣荣、柯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