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北边塞的生态、战争与人群 11月7日
明长城与花马池
考察的第三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沿着307国道一路向西,我们终于从榆林市区来到两百多公里外的定边县。
定边城初建于宋元符初年,在庆阳府北三百里,属陕西路盐州,后为定边军,此定边所由名也。在明朝时在卫所体系下,隶属陕西布政司延安府和庆阳卫。正统二年建定边营,嘉靖中由游击梁震设关城。雍正九年方改卫为县。而由此也可见陕北长城一线由明入清后的变化。
按《(嘉庆)定边县志》记载,定边县“东西广一百八十五里,南北广二百九十里。东界靖边县一百六十里,西界甘肃灵州花马池二十五里,西界甘肃灵州花马池二十五里,南界甘肃环县二百九十里,东南界甘肃安化县二百七十里,北界边墻一里”。这里的边墙就是长城,也就是我们今天第一个考察地点。
1
明长城——定边线遗址
定边线的明长城遗址修筑于明朝成化年间,由巡抚延绥余子俊主持修筑,呈东南至西北走向,东自吴起县,西至花马池,东西二千余里。正德元年,总制三边杨一清“欲将延绥定边营迤东石涝池至寕夏横城三百里内边墻增筑高厚”,“以忤刘瑾乞休,工亦罢。仅筑四十余里,屹然巨障也”。
这已经是考察的第三天了,明代的长城遗迹依旧是“走到哪跟到哪”,在哪里都能看到土墙和墩台的痕迹。这一方面跟老师们规划的考察路线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明代长城的连绵不绝和陕北边境在当时的重要地位。面对蒙古的侵袭,陕北长城一线绝对是首当其冲的位置。
我们在助教莫德惠师兄的带领下又一次爬上长城,在高处认真观察长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战略意义。长城北面是一片广袤的平原,远处的山头可以隐约看到几个墩台,经过昨天的考察学习后我们知道那就是所谓的“大边”,是第一道长城,也是第一条防线。蒙汉之间的战争有许多发生在大边和二边之间,在大边被突破之后,处在二边的各个营堡就必须承担起拱为后方的责任。在这里,大边之后广阔的平原对于蒙古的骑兵奔袭是非常有利的,那么这道长城的建筑就成为必要,它也确实承负了巨大了压力和责任。
长城南面是一片盐碱地和几个湖。这里就是著名的湖盐产地,花马池。盐是古代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物资,历代王朝都力图将这条经济命脉控制在自己手中。是以,对这些盐湖进行保护就成为十分必要的举措,这也是明代多次修筑、延长定边线长城的原因。而这些重要的盐湖,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考察的目标。
2
花马池
相较于昨日的阳光明媚,今天的天色显得阴沉许多,秋风过处,寒意凛然。然而这丝毫不能动摇同学们考察的热情。大家走下长城后,径直走向被长城守护着的那片湖,那里竖着一块牌子,正是“花马池”。
经助教韩燕仪师姐的讲解,我们才得知,花马池并不只这孤零零的一块湖。这里,包括我们稍后去到的“苟池”,都属于花马池的盐湖范围。
花马池是陕西省内池盐最大产地,在灵州定边县城西北约13公里的盐场堡乡,达3300万平方米。在明代中叶,常以此地出产的土盐换取马匹,所以称之为花马池;又有,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提到:“本西秦牧地,即土治盐,故名花马”。
花马池产盐量极其巨大。在汉代时,定边即以“有盐池以为利”;唐代在花马池两边又新增加了十多个盐池,“有盐池十八”。在明朝,花马池的产盐量也是步步攀升,按《大明会典》:“正德元年奏准,灵州大池盐每年增课一万五千引并旧课二万六千二百三十二引,小池增三万引并旧三万三千一百五十引”;“嘉靖八年议准,大池增三万三千六百二十六引,小池增二万二千四百一十七引”。所以,花马池盐的行盐范围也从原本的宁夏、庆阳、固原、延绥等地侵入到河东盐区,私盐商贩以此谋求更大的利益。到了万历四十一年,这种私盐横卖解盐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朝堂上也开始有了“改食灵盐”的讨论,于是决定凤翔府等原食河东之盐的地区,改食陕西之盐,而仍收河东之课。
直至当代,花马池仍是重要的产盐地。我们在刚才的长城上,除了看到明长城遗址的纪念碑,还看到一个巨大的立牌,上面写着“三五九旅窑洞遗址”,这里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的三五九旅组织粮食生产和开采湖盐的地方。
至于我们最后看到的苟池,更是现在仍处于开采状态,一眼望去,尽是湖光潋滟、盐晶满地。甚至有人大着胆子捡起来舔了一口,立刻又皱着眉头呸呸呸地吐出来,想来这盐的质量确实不错,咸度上佳。几位同学和老师便忍不住捡上几块盐石,准备带回去做纪念。
考察过后,正在进行盐法研究的韩燕仪师姐也向我们讲解了明代边境盐法的概况。明代边境行盐采取“开中”之法,即借用商人的力量辅助国家物资供给系统的运转。师姐告诉我们,明代这种边境物资供给体系的运行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商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商人从江南等地区带来粮食,运往边境各个堡镇的堡仓换取仓钞,凭借仓钞,商人就可以换取盐引到花马池换得土盐。“如此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全国的商贸市场也随之得到发展。
这次的考察地点比较远,在漫长的返程路上,几位老师和助教师兄师姐与同学们进行亲密互动和交流,增长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感情。师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必将有益于彼此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最后,也希望我们西安之旅能够顺利。
文稿:刘伟成、孜拉兰
摄影:刘伟成、全昌明
编辑:纪展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