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地方文献、历史记忆与人群 11月6日

发布日期:2018-11-08

口述与实物史料中所见的地方历史——以英德浛洸镇为例

  立冬将至,天也亮得比较晚,但所幸并不冷。待旭日东升、云开雾散后,气温便迅速回暖了。此刻的中国已渐入冬衣的统治之中,而南粤大地上仍是温暖的基调,丝毫不觉冬季将至。比天气更让人倍觉温暖的,是当地居民善良纯朴、真诚好客的热心。6日一早,小组成员甫一抵达浛洸镇政府,便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镇政府派出了三位长期生活于此,熟悉当地掌故的工作人员充当我们此行的向导老师。他们当中,年纪最长者已过六旬,但依然干劲十足,坚持全程陪同,令同学们感动不已。南土的温情,实在是比温暖气候更暖人的东西。
  路上,镇政府的廖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浛洸的基本状况。浛洸旧名含洭,在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始置县,是一座有着1520年县级建置史的古邑,附近还有众多汉至隋唐的墓群遗存。镇上有265个姓氏,是粤北第一姓氏大镇。这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甘蔗种植、蚕桑养殖和制衣等产业。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五婆城。这个名字传说是因唐末黄巢起义,当地的百姓受到迫害,最后城中只剩五个婆婆而来。五婆城大门共有三层,城中有“一街十巷”,可容纳一两千人居住生活。

1

  交谈中我们来到了建于1863年的广州会馆,其在三四十年代曾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基地。随后我们发现了建造于民国前期、带有欧式风格的广兰楼等建筑,廖老师解释说这种建筑风格可能是由传教士带入的。这里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清远河道伸向中原内地的要地,所以与海外多有文化、经济上的接触。

 

11


  浛洸镇的新城与旧城基本以人民东路为界划分,北侧是新城,南侧是旧城。此时我们兵分两路,部分同学来到了位于路北侧的蓬莱寺塔。这座舍利塔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因在蓬莱寺前而得名。如今,蓬莱寺已不复存在,塔中也没有了舍利,我们只能通过这座六角五层阁式砖塔和《英德县志》中“舍利塔建于唐咸通年间”和“平原古塔”的记载遥想千年的风雨沧桑。

1

  另一批同学则前往集市。正逢圩日,我们走访了多个商铺。当问及当地支柱性产业时,一位嫁到当地的四川老板娘提到制衣,但又补充说,浛洸镇的制衣厂虽一度多达一百多间,但近年由于电商的冲击,已经锐减到了二三十间。同时,蚕桑业也受到冲击,单位亩产的经济效益缩减了近半。

1

  吃过午餐,我们来到了建于元末的万岁桥,廖老师说是因曾有皇帝在桥下避难,所以称为万岁桥。桥位于古浛洸城外,由于年久失修,现周围已为杂草覆盖,只能看到桥面。继续前行,我们看到了古浛洸城的南门。城门始建于明代,现在所见是在光绪三十一年后重修的。拱门上方镶嵌的横匾阴刻楷体“古含洭南门”五个字,从城门向内望去是浛洸镇中心小学——古含洭县衙的旧址。

1

  随后我们来到建于清代的木排坑南、北两座客家炮楼。它们远没有想象的气派,附近已经荒芜,我们只能够在杂草丛生的炮楼前回想客家人曾守卫自己家园的场景。

1

  下一站是鱼咀村,它的名字来源于一码头边一块如鲤鱼张口猎食的石头。据记载,这里的县级建制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地民间也流传着“先有鱼咀,后有浛洸”之说。我们参观了村中的古街道、古渡口、古城墙和玉虚宫,此时的鱼咀村正在改建,道光年间“鱼水潆洄”的石碑立在新修的水泥河岸上,现代与古时的建筑相互交错,置身其间,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1

  更具年代感的,是郊外发掘出的南齐古墓。古墓里曾出土过三枚波斯币,这在广东全省范围内仍是少见的。它暗示了浛洸镇在很久以前,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了。这也是中外交流史上,值得一书的事情。可惜的是遗址已荒芜在杂草丛中,看不出发掘时的模样了。
  晚饭后稍事歇息,我们在谷小水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场研讨会。各组分别针对这三天来的口述走访经历做了分享、反思和总结。此外,大家还提到了走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口述对象过多谈及与主题无关的事情、口述者口述时的史实性错误要注意甄别、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多样化、访谈的目标性与口述内容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等。随后,清远市博物馆的吴平贞老师和研究生师兄师姐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提供了一些建议。

1

  研讨会最后,谷小水老师总结道:中国的口述史发展尚处于初创阶段,进行口述史的方法途径多样,不需苛求严格的范式或对错,并鼓励大家把今晚的研讨成果和收获运用到未来几天的口述访谈中,期待大家能有更大的收获!


撰稿人:王子霖 方圆 恩卡尔·巴合特别克 凯迪热亚·阿不都热衣木 应泽园
审稿人:李欣蕾 覃祺 邓海
指导老师:谷小水 李欣荣 柯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