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北边塞的生态、战争与人群 11月6日

发布日期:2018-11-07

镇北台·波罗堡
 

  休整一晚后,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考察,镇北台为此行的首站。
  镇北台,明万历三十五年修建,是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最大的军事塞台。镇北台高30米,总共为三层,第一层的东北部——款贡城,为蒙汉互市的场所。

款贡城南面大门
款贡城南面大门

  镇北台的第二层有两处按照原址修建的营房,当时主要供士兵居住与操练,现作为款贡城与长城主题文化的博物馆。登台之后,四下瞭望,可将四方景色尽收眼底,镇北台的北面即为榆溪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稀疏植被,是近几十年来的治沙成果。明清时期,北面为苍茫大漠,风沙甚至掩埋了镇北台的第一层基底。况且镇北台处于农牧的交界之处,又是大明政权与蒙古政权的汇合碰撞的地带,地理环境与政治环境甚为复杂。放眼望去,四周地势平坦,唯镇北台拔地而起,疆域分野,一目了然。

1
1
图为镇北台台顶瞭望到的景色

  站在具体的历史现场,我们更能感受到镇北台经济与军事的双重意义,这启示着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场景与宏观背景,去思考一些细致而重大的问题。譬如,隆庆和议后,蒙汉双边贸易在官方力量介入之下,其运作方式有何种改变?又比如,镇北台的修建给榆林地区的军事防御格局带来怎样的调整……

镇北台全景
镇北台全景

 

  下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无定河边的波罗堡。波罗堡,位于今榆林市横山县东稍北四十里,明正统十年巡抚马恭所设。清代,则有延绥中协副将驻守于此,并设副将所,下辖波罗堡及周围十五个堡。因而,我们所参观的波罗堡其实是一座囊括周围堡寨在内的堡城。波罗堡依地势而建,形状并不规则。这里地势北低南高,北面地势平坦,无定河流经的中间河谷地带有大片农田,南面靠山,东西两侧有高峻的山脉,上有墩台布防。

波罗堡远眺景观
波罗堡远眺景观

  顺带一提,在榆林的长城分为大边与二边,大边是长达1770公里的以墩台为主要节点的外围防御体系,二边是三十六堡体系。而波罗堡有望胡楼一座,站于楼上极目远眺,便可清楚地看到远处的墩台以及周围大片区域。老师与同学们在此处兵分二路,一队人马跟着当地的老爷爷踏访波罗堡古建筑群,聆听有关当地的社会风貌、民间信仰介绍等。除去拥有军事功能外,波罗堡亦是一个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经济繁荣,商铺有三十多所,当铺五间,银铺九间等,银铺的顾客主要为蒙古人,而大商铺则有自己的驼队。波罗堡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代表。南方守军带来的南方文化,党项族统治时期的文化,晋文化以及当地的黄土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这里独有的文化景观。这种多元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信仰上:当地最重要的神灵是真武大帝,最普及的信仰是关公。同时,佛教、道教等各种信仰随处可见。

波罗堡中的当铺遗址
波罗堡中的当铺遗址



  在明清时期,波罗堡有军民三千余户,两万余人,其中有大量从山西和南方来的移民。这里土地适宜耕种,又有永定河提供灌溉水源,粮食大部分能够自给。堡内设有三个仓库,主要供军需和民生。这里的人多为军户,男子到十八岁必须服兵役,军饷是一家人重要的收入来源,主要的大户都是军户。学武考武秀才是当地重要的晋升途径。清代蒙汉一统,榆林由边塞变为内地,军事功能下降。到了清末,军户不再按规定当值戍边,只每月点卯几天,其余时间忙于商业或其他事情。

  来到波罗堡的另外一队同学则和助教、老师等人绕望胡楼而下,前去探寻古城墙遗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戍边人。”爬上古城墙遗址后,难免思绪万千,亲睹城墙厚垒,更知边防重任。无定河畔,稼穑所栖;长城身后,寸土边疆。
 

近处修缮中的城墙和远处的古城墙遗址
近处修缮中的城墙和远处的古城墙遗址

  我们驱车回到酒店,窗外莽莽河山,蔚为壮观,田野上堆着成捆扎好的玉米秸秆,更远处烽火墩台绵延于崇山峻岭之上,放眼望去,有不同于南方的萧瑟之感。

  晚上,小组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讨论后,各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这两天的考察体会。其中,第一组的代表郑大政同学主要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考察宗教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关系;第二组的代表曾燕萍同学探讨了堡寨功能、明代边防与国家财政等问题;第三组的刘伟成和刘婉盈同学另辟蹊径,对明朝在边境互市中处于主动亦或是被动的地位,进行了大胆猜测;最后一组的代表林玮妍和刘浦源同学则梳理了各堡的建立时间,并分析建堡目的等。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

  听完同学们的报告,几位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指点意见。其中,任建敏老师首先对各组发言进行点评,在指出报告的不足之处后,为同学们引出了几个可深化思考的问题:一是边境贸易。上午参观镇北台时,同学们对易马城内的马匹交易产生了疑惑:易马,缘起何时? 任老师坦言《榆林府志》有些许记载,但考证则需要更多史料支撑。二是明蒙互市的主动权/需要性,考虑到明朝与蒙古经济结构的不同,我们可深入思考双方在贸易过程中的互赖程度。

  之后,谢晓辉老师强调历史人类学田野考察要以人为书写主体。在榆林地区,环境较之内陆颇为艰苦,此间戍边将士、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无不与生态息息相关。作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交流的中间地带,榆林地区在北部俺答政权兴起后,便夹杂于俺答与明王朝两大政治实体之间,这一形势变化,无疑会影响到当地社会。下至普罗大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上至王朝顶层设计的边防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将人放在自然环境和政治实体中加以打量、思考。

  最后,温春来老师总结了这两天的考察活动,他指出同学们在思考问题时,应有宏观的考量,在把握重大历史背景的同时,将各个方面联系到一起。例如,榆林城堡的修筑与维护,明王朝与蒙古之间的攻守易势紧密相关;城堡与长城的位置,与保护谷川地带的耕地紧密相关;俺汉率领土默特统一大量蒙古部落,是隆庆和议的重要动因;清代满汉一统,榆林从边塞变为内地,美洲作物的引进,汉人的大量移入开辟伙盘地,是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变量,也造成了生态的进一步沙漠化;当地信仰,并非一成不变,时空的转移、人群的流动等,都促进了信仰的变迁与多元化。

师生于镇北台前合影
师生于镇北台前合影

文稿:谢明杏、邹薇、曾燕萍
摄影:全昌明、谢明杏、邹薇、曾燕萍、刘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