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北边塞的生态、战争与人群 11月5日

发布日期:2018-11-06

 
从城堡到边墙
 

  辞别温润的岭南,经历了八个半小时的高铁和七个小时的硬卧,我们终于来到带有一丝清冽的陕北,站在了榆林的黄土地上。天色微明,有几分朦胧,有几分神秘——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以前一直出现在纸上的地方,并且可以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明时的那个榆林卫。
  天色渐明,大巴车沿203省道向东,进入榆麻路,在路的尽头右转进入榆西路。一路上,海拔逐渐升高,地形起伏也逐渐增大,植被自然也是越来越稀疏。此时庄稼已经收获,分散在塬下河沟里的农田此时露出了黄土的本色;除了松树外,其它树种的叶子早已落下,留下暗色调为主的树干,与远处的苍茫浑然一体。

1

  沿榆西路行驶17公里后便到了我们此次考察的第一站——建安堡。建安堡建于成化十年(1474),为夯土堡墙;万历三十五年(1607)用砖砌包堡墙。今天,除了城门的部分外砖尚存,其余地方均已是夯土外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包墙的砖头和石块被大家拆下来建房子用掉了,所以我们后来在走访堡内人家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房子看起来是用城墙砖为主要施工材料建成的。

夯土外露的城墙
夯土外露的城墙

  我们一下车便被城墙所吸引,穿过破败的瓮城,从堡内爬到城墙上面。

 

破败的瓮城
破败的瓮城

 

爬墙进行时
爬墙进行时
像明朝的士兵一样,同学们在城墙上“巡逻”
像明朝的士兵一样,同学们在城墙上“巡逻”

  站在堡墙上,视野极佳。我们可以看到该堡“二轴四门”(即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四个城门)的布局。有趣的是,史料上大多记载该堡北侧并无门,但是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其北侧的瓮城,由此判断至少在堡的北面是曾经存在过门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堡内的钟鼓楼、眼光庙、娘娘庙、城隍庙等建筑。

站在堡门上视野极佳
站在堡门上视野极佳


  之后,大家走访了城中的钟楼、寺庙等地,初步了解了当地的信仰状况以及庙会等地方组织形式。如今,堡内只有几位老人家还在里面居住,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并未能与老人们进行深入的访谈,但是从他们的讲述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吃过午餐之后我们来到今天的第二站——高家堡。高家堡位于建安堡东北方向,坐落在两山对峙的谷中,四周地势较为平坦,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好,因此其受攻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所以在成化年间延绥总兵官张杰在进行“分精锐九千于六哨”的军队改革中,高家堡就是其中之一。高家堡与上午或许快被世人所遗忘的建安堡相比,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旅游开发。不过代价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 “修旧如新”的堡墙以及部分堡内的建筑。不过我们还是找了一些住在这里的居民,了解了一下当地信仰以及贸易的情况,不过遗憾的是通过访谈,在时间上最远也就只能够追溯到民国时期。

“修旧如新”的堡墙
“修旧如新”的堡墙

 

有一部分堡内建筑还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大概形制
有一部分堡内建筑还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大概形制

  我们在走访中偶然发现,高家堡实际上是《平凡的世界》的取景地,不多讲了,上图:

 

11

  主要依靠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堡来抵挡瓦剌的进攻显然不是十分明智的行为,于是余子俊于成化年间在修补旧有长城,使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的一千七百七十里旧长城连成一体,起到了更好的防御效果。接下来我们便继续北上,准备实地考察一下当年修的边墙外沿。
车行至神木镇马圈梁以北,我们来到了明长城脚下,我们面南背北,仰望长城——没错,这实际上是蒙古人的视角。夕阳微斜,我们开始了一次被明朝人称为“叩边”的行动。沿山坡向上,以山坡的陡峭程度,人爬起来都要费一番功夫,骑兵在这里自然是难以展开。经历了陡峭的山坡、深浅不一的枯草、无处不在的灌木以及或自然或人为的沟壑的多重考验,我们终于来到长城脚下。

一次“叩边”行动
一次“叩边”行动

 

来到长城脚下
来到长城脚下

 

站在一个墩台上极目北望
站在一个墩台上极目北望

  长城依天险而建,或许只有亲身站在上面才能有最深切的体会,山峦与壕沟组成了一道几乎不可以逾越的防线。与此同时,长城上有拥有相对良好的视野,便于观测烽火,也便于观测可能来袭的敌军的动向。站在墩台上,远眺北方,我们又成了明朝守边的军人。暮霭中,蒙古大军扎营时的火光依稀可见。面对苍凉的北方,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边墙烽火连天,吾等身后便是大明”。


又是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回到了宾馆,各小组开始了对今天考察的讨论和总结,并提出了明天的考察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最后,放一张合影,希望我们以后几天的考察能够一切顺利!
 

1

文稿:刘浦源
摄影:全昌明、刘伟成、刘浦源
编辑:纪展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