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半岛中的东西文化交流 11月4日

发布日期:2018-11-06

  11月4日,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小组在澳门半岛开展第二天考察,我们主要考察了澳门博物馆、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大三巴炮台、花王堂、圣公会马礼逊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和白鸽巢公园等。

澳门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4月18日落成开幕,坐落在十七世纪初由耶稣会士兴建的大炮台上,楼高三层,其中两层建于大炮台平台之下,只有最上一层由原气象台的地面建筑改建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台原来的建筑风格和地貌特征。
  
 

澳门博物馆外观

  馆藏数量从建馆至今已接近八千件/套,当中包括中国书画、西洋绘画、陶瓷器、宗教艺术品、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等。每件藏品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脉搏,体现着澳门文化的多元性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土生葡人的饮食 
土生葡人的饮食 

 

中式花轿

 

土生葡人的婚纱
土生葡人的婚纱

 

天主教堂内的钢琴
天主教堂内的钢琴

  葡萄牙人是最早经海路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佐治·欧维士和道麦·毕利士分别于1513年和1517年来到中国。葡萄牙人的到来使中西方两大文明走上了持续交汇之路。但在此之前,中西两大文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馆内“时间廊”便着重展示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左边展品代表西方,右边展品代表中国,以展品类别相呼应,以便参观者对两大文明在十六世纪初交汇之前各自走过的路径进行比较和对照。而“时间廊”也别出心裁地设计成梯形,寓意着东西方文化的汇聚。

“时间廊”
“时间廊”

  馆内一项展品“澳门第一部印刷机”复制品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它是远东首部采用古腾堡式活字印刷的机械设备,由耶稣会传教士范礼安于十六世纪末从欧洲带来。当时准备运往日本,但在1588年至1590年间暂存在澳门两年,印制了不少的书籍。后来,运往日本后加入日本活字,但这部笨重的机器很快便被淘汰,最后卖给马尼拉奥古斯定会的教士。自此,便不知其下落。从它一生的经历可见澳门在十六世纪末时,就已经是与欧洲、日本有着往来的地方,它可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体现之一。

 

印刷机复制品
印刷机复制品

  大三巴炮台
  大三巴炮台又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坐落于大三巴牌坊东侧的小山头上,1626年由葡萄牙人修建而成。大炮台位居澳门半岛中央,是主要的制高点,该地便于控制四面八方。炮台上的炮大部分指向南边,我们猜测该炮台最初可能是为了防御来自海上的海盗和其他竞争国家的到来,以保护整个葡人社区。在炮台内,还有水池和军需库,设备齐全,可见大三巴炮台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
 
 

大三巴炮台
大三巴炮台

  圣保禄教堂前壁遗址
  圣保禄教堂建于1602年至1640年,原名为“天主之母”教堂,附属于其旁的圣保禄学院。1835年的一场大火将圣保禄教堂与学院一并烧毁,其规模之壮丽、宏伟,惟有从今天仅存的门前壁窥见一斑。前壁遗址宽23米,高25.5米,为巴洛克风格,以花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层,上有内容丰富的石刻图案和青铜塑像。
  底层正门入口处门楣刻有拉丁文“MATER DEI”,意为“天主之母”,两侧有耶稣会会徽。第二层竖立了四位耶稣会会士圣人铜像:顺次为方济各·波尔日亚、依纳爵·罗耀拉、方济各·沙勿略和雷斯·公撒格。第三层和第四层正中分别为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基督铜像,两侧有耶稣受难刑具浮雕。最顶层,以鸽子代表的“圣灵”位于三角楣中央,周围刻有象征天际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顶端,还有一枚天主教信仰标志的十字架位于其上。前壁糅合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特色而成,为各地天主教堂中所少见。
 
 

圣保禄教堂前壁遗址
圣保禄教堂前壁遗址

  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前壁第三层的“圣母踏龙头”及两句汉字警句“鬼是诱人为恶”、“念死者无为生”。关于“圣母踏龙头“的雕像,澳门坊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因此“圣母踏龙头”就是天主教对中国文化的征服。但是其实仔细观察其“龙”之形象,与中国传统认知中的“龙”还是不一样的:这是一条有七个头的龙,而且有翅膀,所以这也可能象征着基督教外的邪恶力量,并非指向中国文化。而关于该雕像的来源,暂时还是难以下定论,或许如有些学者认为其形象与中国佛教文化有某种渊源等,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而另外两句伴以相应的魔鬼、骷髅雕像,可以理解为教堂以外的世界是十分危险的!
 
 

圣母踏龙头
圣母踏龙头

  此外,穿过前壁,可以下至地下圣堂,即纳骨堂,是昔日圣保禄堂主祭坛所在。堂内墙壁两侧的玻璃匣里安放的是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骸骨。可见,当时日本和越南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主教的影响,而澳门则是葡萄牙人藉以传播天主教的重要基地,对于近代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与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在大三巴牌坊不远处,一段旧城墙安静矗立着。据《澳门地理》描述昔日的城墙:“其墙所经,为自东望洋山顶天文台西侧起,下山,经水坑尾细井巷,上大炮台,连接大炮台城,复下山,西括慈幼院,北绕白鸽巢花园,经大三巴围营地街至西,南延由通天街红窗门街过万里长城、妈阁庙之东北背,绕西望洋山,东南坡以迄西环竹室海滨,足见葡人当时所占只限于三巴门城南之地,至今墙界,尚断续可寻。”自1622年荷兰进攻澳门,葡萄牙人趁机在居住区外围筑墙,到两广总督何士晋成功迫使葡人“愿自毁其城,祇留滨海一面,以御红夷。”明清之交葡人在旧址上重新修筑城墙,形成葡人居住区与外界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沙梨头-大三巴-水坑尾一线,以北为望厦村等华人居住地,以南为澳门葡人居住地。然而这道所谓的分界线到底发挥过多大的作用,或者说对葡人与华人之间的交往有多大影响,以及中葡之间的界限是何时、如何被打破的,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旧城墙遗址
旧城墙遗址

  圣安多尼堂(花王堂)
  圣安多尼堂是澳门最早的天主教堂,建成于1638年,在1809和1874年两次被大火焚毁。该教堂所供奉的圣安多尼是婚姻的掌门人,许多信奉天主教的人会选择在此举行婚礼。因新娘通常会手持鲜花,故该教堂也被称为花王堂。  

 

11

  我们在考察中发现,教堂内供奉了朝鲜首位天主教神父圣金大建。1821年,金大建出生于朝鲜王朝末年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在他15岁时,他前往澳门学习神学。1845年,在上海获得神父的身份以后,金大建回到朝鲜传教并在不久以后被捕而殉道。此后,教廷对其大加赞赏,并且在1984年被封圣。金大建在澳门学习天主教的神学知识,并且回到朝鲜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朝鲜是通过澳门这个东西方交汇点获得天主教理论的。我们猜测,澳门或许是天主教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据点之一。

圣金大建像
圣金大建像

 
  马礼逊堂
  马礼逊堂是位于澳门白鸽巢公园前的一个基督教堂。建筑呈现罗马风格,室内室外的装饰都非常简朴,并附有一块坟场。该教堂在1821(一说1822)年由东印度公司修建,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需求,是澳门地区最早的基督教堂。1834年交由英国政府管理。1870年开始由居住于澳门并至少分属两个国家的三名新教教职人员管理。1922年重建。二战后转交由香港圣公会管理,并为纪念马礼逊命名为马礼逊教堂。 

马礼逊堂
马礼逊堂

  在坟场中,我们发现了传教士马礼逊、香港大学校长赖廉士等名人的墓碑。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亚当斯也有亲属安眠于此。其中那位赖廉士校长的生平相当传奇。他189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后长期生活在香港。在1941年香港沦陷时沦为日本人的俘虏,很快就从香港战俘营中逃出,并在东江纵队和当地村民的帮助下,经过八日的逃亡,穿越了沦陷区,最终到达国统区。之后在广东曲江一手创立了英军服务团,与东江纵队以及当地抗日乡民紧密配合,从事情报收集以及秘密营救工作,成功从香港就走数以百计的平民以及38位美军战机机师。战后于1949年出任香港大学第六任校长直至1964年退休。晚年着手马礼逊堂坟场的资料整理工作,著有The Old Protestant Cementery in Macao一文。1977年死后安葬于坟场,是坟场内最为晚近的墓碑之一。

赖廉士的墓碑
赖廉士的墓碑

  小结
  我们在今天的考察中,大致沿着原来城墙的路径走了一遍。这个城墙由葡萄牙人修建,大致在1632年定型。原本做为一道屏障,将葡萄牙人世界与华人世界分隔开来,但后来这条线却成了澳门最繁华热闹的地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撰文:
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考察第二组:黎子铭、张锐滨、林伊琪、李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