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聚落与华葡社群初窥——澳门半岛北部华人历史社区考察 11月3日
11月3日,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实践教学课程的师生们从广州出发,前往近500年中外交流的枢纽——澳门,开始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与分析讨论。
上午11时,全体师生在拱北口岸过关后进入澳门,映入眼帘的是澳门与广东省之间的“关闸”。关闸是一座鲜亮淡黄色的凯旋门式建筑,拱门两旁立面、内面均有壁龛式石制嵌板,四角壁柱顶端为四个球状装饰。在1849年澳门总督亚马留(Joo Maria Ferreira do Amaral)遇刺后,葡萄牙占领清廷古关闸,为将澳门边界北移,新建了象征葡萄牙管辖权的新关闸,关闸嵌板上所刻“22 Agosto 1849”、“25 Agosto 1849”、“22 Agosto 1870”和“31 Outubro 1871”分别代表着亚马留遇刺、白沙岭事件、关闸拱门动工日和拱门落成日四个事件。今天已经不再有实际功用的关闸,承载着澳门史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下午的考察地点均位于澳门花地玛堂区,考察的路线包括:
普济禅院(Kun Lam Temple)
莲峰庙澳门林则徐纪念馆(Templo Budista Lin Fung)
望厦村与望厦山市政公园(Fortaleza de Mong-há)
一、普济禅院
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姜伯勤教授著有《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一书,论及普济禅院开山祖大汕与岭南禅宗史的发展。作为澳门最大的古刹,约建于明末的普济禅院已经过清代两度重修扩建,大雄宝殿、长寿殿和观音殿分别供奉三宝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与观音菩萨,墙壁绘画中完整的体现了四大菩萨的道场,别院中有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处,禅院东面的后花园中还保留了大量石刻与僧人坟茔。
普济禅院保留的大量文物引起了师生们的关注和思考,经过晚间研讨,我们有以下思考与分析:
1、观音殿中的大慈大悲观世音塑像:
这尊观世音塑像无论服饰、头冠还是面容,都与大陆传统的观世音菩萨形象有很大差异,这种“民间信仰版”的观音,与东南沿海的天后妈祖、龙母甚至是越南“杨太后”的样貌都有相似之处。
2、 禅院后花园中的僧人坟茔
后花园中数量众多的比丘墓大多使用了中国传统民间的墓葬形式,只有一座塑成了浮屠样式,这与佛教火葬、营造佛塔的惯常做法有着很大的出入。两座较大的比丘墓右侧均有一个“后土神位”。经过助教老师的提醒,广东潮汕地区的一些墓葬也有类似的“后土神位”。可能是对传统民间信仰中“后土神”的复刻与模仿,在借用他人土地来安葬故人时,树立神位以表达感谢和敬意。
二、莲峰庙澳门林则徐纪念馆
建于清初的莲峰庙主要供奉天后和观音,不仅用于民间祭祀,同时也作为赴澳公干的中方官员的驻节公所。禁烟大臣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延桢1839年巡视澳门时,便在莲峰庙接见澳葡官员。正因如此,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就建于莲峰庙旁。
我们对林则徐会见外使的地点选择产生了兴趣。林则徐为何会选择位于北部的莲峰庙,而不是偏南部的香山县丞衙门,或者更南部的葡人居住地。或许是因为莲峰庙在行使宗教功能之外,同时是有着社会效用的公共场所。并且莲峰庙位于葡人所在区域的北面,在中国传统“坐北朝南”观念中,以北面南向会见葡人,更能体现清廷官员居于上的权势,在心理上形成葡人前来觐见的效果。
三、望厦村与望厦山市政公园
望厦山炮台最初由总督亚马留负责监督修建,在以沙梨头-大三巴-水坑尾“三点一线”的葡人、华人居住界限形成后,炮台所依托的“望厦村”则是这条界线以北的重要的华人聚居地。在市政公园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澳门的大部分重要地标建筑。
在今日的考察结束之际,我们对于“望厦村”华人社区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当“隐形”的分隔华人和葡人的界线形成后,华、葡社群顺着这条界线逐步分化。但也正是随着葡人外来和中国人数量的增加,原本人口稀少的澳门地区也逐步繁荣,经济的成长促成了汉人传统庙宇的修建,葡人天主教在澳门的传播和建设亦同步进行。因此,华、葡两个社群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共处于弹丸之地间,缓慢的交错成长。
课程全体师生在对半岛北部华人历史社区进行考察后,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将继续考察葡人生活社区。在这条线索的引导下,希望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思索。
撰稿人:李正一、阮倩晴、姚诗凡、王楠
指导教师:李爱丽、蔺志强、龙秀清、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