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暑期学校 | “全球视野下的海关与近代中国”暑期学校学记
我生有幸,能够以正式学员的身份参加中山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海关与近代中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此次暑期学校为期15天(7月20日-8月3日,这是此次暑期学校的一大特色,时间为一般暑期研习营的两倍),可谓学术盛宴。我从嗷嗷待哺到大快朵颐,收获颇丰。
总的来说,整个课程分为主题演讲、课室教学、分组论坛和实地考察四个部分。讲者汇集了大陆与台湾的海关史研究者,有些学者,以前只是拜读他们的论著,这次能现场亲炙,十分难得。70多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海外留学生乘着假期来旁听。借着分组讨论名单,我发现大家的研究主题多种多样,或者涉及海关史,或者利用海关资料做研究。
主题演讲是老师们的学术报告,对各自耕耘多年的专业领域与方向做宏观总结,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吴松弟、戴一峰、范毅军、林满红(侯彦伯代读)、姚永超等老师仔细梳理了海关出版物与海关档案的丰富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历程回顾了海关资料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滨下武志、连心豪、任智勇、水海刚和朱玛珑老师分别就东亚区域贸易、关平银的意义、海关缉私制度、税务司与海关监督二元体制、海关华员群体以及东亚港际论述网与中国海关的关系等专门课题发表报告。
课室教学让我更具体而深入地进入海关史研究的前沿,各位老师慷慨地向我们传授研究心得,结合自己正在从事的课题指导学员如何利用海关史料、发现问题和撰写论文。如张志云老师对海关史多样性的理解;对理论与技术的见解;马士与费正清的故事;方德万、毕可思以及他本人建立数据库的各种故事,让我感受到研究海关史乃至一般史学研究中的机缘巧合与酸甜苦辣;任智勇老师利用录副奏折手把手给我们展示如何把握海关税收的分配与去向;李爱丽老师从海关参加博览会的历史以及洋员生活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海关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外关系史中的另一侧面;侯彦伯、李娜娜、傅亮、黄晓玲老师分别展示了粤海关档案资料的利用方法,China and the West数据库的应用以及海关史中邮政研究这个新增长点;王哲与杨敬敏老师结合海关资料与GIS技术展开的历史地理研究,让我大开眼界。
分组论坛一共有7组,每位学员有13分钟报告自己的研究计划,评论人用10分钟进行评论。旁听学术会议时已经熟悉的程序,研究生学员实际演练,果然感受不同。从各位报告同学的ppt来看,他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也事先与评论人交流。我作为评论问人参与其中,深感这种讨论很有意义。学员们提出建议,擦出学术火花,课后继续交流,对各自选题交换意见,交换资料,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老师们的点评对学员来说也是重要收获,课间休息时,学员围着老师提问,也算是暑期学校一景吧。
在两周的快节奏上课中,我们还“慢下来”参观了粤海关博物馆、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黄埔军校(粤海关黄埔分关旧址)和十三行博物馆,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许多与海关史有联系的,从文献中难以获取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历史感。
8月2日下午是结业仪式,每个城市、每个大学至少有一位学员发言,旁听学员也要发言。大家踊跃上台,抒发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还表达了自己的种种“不满”,实际上是希望再次参加此类暑期学校的呼声。
最后,中大历史系主任谢湜老师作总结发言,剖析海关史研究热背后的原因,肯定中大历史系海关史研究的传统,希望通过这次暑期学校将海关史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推上新的高度。暑期学校由此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此次暑期学校作为一个平台,让“局外人”的我得到拓宽视野的机会,使我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作为西方史学界理解近代中国的四大系统档案之一,中国海关档案需要被挖掘与精耕细作,这就需要熟悉时人之语言与文字。当看到赫德日记手稿的字迹时,我不得不感叹对史学家的功力的考验,乃至萌生把手稿识别辅助系统应用至如此多中文日记手稿中的想法。从海关出发,可以打开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扇窗口。
如果可以再完美一点的话,我希望老师们再“狠一点”,直接让我们研读和讨论如赫德日记手稿或者其他文献材料,这样教与学也许会更加平衡。
最后要感谢李爱丽与侯彦伯两位老师,感谢作为工作人员的我的同窗:周坤、家欣、高阳、亚威、志超、荆晶和晶晶,他们为这次暑期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特别谢谢李爱丽老师让我接触到海关史,感谢侯彦伯老师经常向我们展示其写作论文的思路甚至被拒稿的经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海关史的研究团队更加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