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地调查看潮海关变迁
2017年11月10日和11日正是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华南贸易口岸调查课程的最后两天,虽然课程接近尾声,但老师与同学们热情不减,继续在潮汕地区积极考察。这两天,我们主要参观考察了汕头海关史陈列馆、潮海关华员低级帮办宿舍、盛安楼、樟林古港、粤海关庵埠总口古遗址。接下来,我们将以“从实地调查看潮海关变迁”的主题进行主要内容介绍。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广东设立粤海关。庵埠地处韩江下游,在当时已经成为一处重要港口,船只可在该地分批卸货进行转运。嘉靖、万历年间虽颁布海禁,但潮州府商民仍时常违禁出海贸易南洋,清政府不能对这种通过走私谋取厚利的现象放任不管。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设粤、闽、浙、江四海关,管理沿海对外贸易,这是“海关”这一机构在我国历史上的正式出现。据《粤海关志》载,粤海关成立后将广东全省口岸划分为七大总口,庵埠为其中之一,负责统辖潮州府下的各个海关,亦称潮州总口,由潮州府海防同知管理。
康熙五十七年,清廷以庵埠日显繁荣,事务庞杂,所以特地将海阳县丞移驻庵埠;雍正八年,驻给关防,所谓“关防”。乾隆十四年,潮州府捕盗通判(六品)移驻庵埠,替代原分驻县丞(九品),从侧面反映出了庵埠的贸易的繁荣和地位的提高。,需要更高层级官员驻扎。
我们造访的庵埠缅先亭内有古碑廊,藏有道光二十七年《奉宪示禁》、光绪二十六年《奉宪勒石》及“庵埠海关地界”碑等材料。庵埠海关地界碑是庵埠设关的直接见证物,虽然这块地界碑没有时间落款,但根据该碑原来立于庵埠镇万和桥旁,结合潮海关档案,可知关口旧址在万和路一号。
从道光末年开始,庵埠所处的韩江下游双溪口一带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无法适应外贸船舶进出的需要,装卸港口既而转移到汕头口。咸丰年间,随着外国大型火轮的到来,汕头作为深水港的优越性逐步得到体现,对外通商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咸丰四年,广东当局批准在粤海关管辖下设立新的分关,俗称“新关”。这个新的关口设在汕头港出海口的妈屿岛上,并且取代了庵埠总口,庵埠总口成为了子口,重要性也随之减弱。
而除了庵埠总口外,我们还考察了当时的樟林挂号口(1685年,粤海关建立后,在潮州府属地设立了包括庵埠总口在内的九个正税口和十个挂号口,樟林挂号口就是其中之一)。
樟林古港
樟林古港,位于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古澄海县东北部),古时因“遍地樟木,枞灌成林“得名。
尽管面积并不大,百年前的樟林古港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繁华港口。它位于潮州、澄海、饶平、南澳四县的交汇之处、韩江三角洲河海交汇之所,地理位置颇具优势,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天然良港,无数货物自这里被运往各处。据《樟林古港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探索》一文,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重要起源地,分别是南宋时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时期的福建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叶的广东樟林港,樟林古港在中国海丝路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所熟知的“红头船”也正是自此港扬帆远航,载走了出洋谋生的华侨先辈。
新兴街曾是樟林古港中一条繁华的街道,它是樟林古港商贸繁荣时期的一个历史缩影。
古码头遗址位于新兴街中段,它是新兴街贸易繁荣时期重要的货运码头,也是红头船贸易繁荣和“下南洋“离乡的集体回忆。但如今的古码头已经破落,河道窄小,泥沙淤积。我们站在河道两岸,依稀可以循到过去船只远道而来的痕迹,思索它们的来与去、驻与行。
街内奇特的二层楼房,向外开口,没有楼梯,可以作为仓库使用,使用时架设梯子。
永定楼位于新兴街东门外,正对古港码头,是一座货仓和航标两用的实用建筑,也是当时船工休闲的主要场所。如今的永定楼,我们仅能依稀辨认出它当年的风采,残瓦洗尽铅华,黯淡的片片依旧坚守在各自的位置,让后人伫立感叹,唏嘘不已。
樟林古港的出现、发展、兴盛和衰落,可以拼凑出一幅潮汕数百年海港的发展图景,可以展示潮汕地区在对外开放和交流上的重要地位,也能展示当地居民的文化倾向。它体现出潮汕地区海洋文化中的部分特质,是潮汕对外开放的历史缩影。因为泥沙堆积的缘故,樟林古港慢慢变成了内地埠市,也逐渐沉寂下来。但它的地位却不容我们忽视。饶宗颐教授曾说:“新兴街是潮人漂洋过海出国谋生的历史见证,将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寻根认祖。”樟林古港承载了华侨出洋的历史记忆,即使樟林古港丧失了其过去所具有的实用性,它依旧是潮汕人、海外华侨的精神家园,是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红头船“精神的故乡,是我们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沿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被迫开放汕头为通商口岸,又在妈屿岛设立由洋人税务司把持的潮州新关(后称潮海关,又称洋关),第一任税务司是美国人华为士。“潮海关地界碑”就是设关时所立。1865年迁入居平路办公。鉴此,潮汕地区并存着两个海关:一个是中国人自己管理的潮州新关,俗称常管;一个是外籍人员操办的潮海关,俗称新关。
1860-1901年间,潮汕地区出现了两关并存的局面,这段时间里粤海新关(常关)与潮海关(洋关)的任务分工是:前者是对航行于国内除通商口岸外的贸易船只及其载运货物进行征税管理,后者主要是针对对外贸易及进出通商口岸的轮船进行监管。潮州新关的海关监督(早期称为海关委员,新关委员)是由总督与另外一位管辖地方海关的高级官员联署任命。洋关成立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潮州新关总口被潮海关接管后,改设为潮海关监督总署,1937年10月,监督总署被撤销,保留海关监督一职,迁至潮海关大楼办公。1945年1月海关监督一职也被撤销。潮海关除了办理监管、征税、查私、统计业务之外,还兼办港务、海务、卫生检疫、气象测录和邮政等业务。这说明近代海关的职责是十分庞大的,他们广泛地参与到近代政治外交中,是我们研究近代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重要的渠道。
1860-1949年,潮海关税务司一职共有123人次由洋人担任,1944年后才开始有4位华人担任此职,总任期也只有26个月。并且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待遇悬殊,比如重要官职不允许华人担任。
1927年9月23日-10月1日,“潮汕七日红”期间,郭沫若出任潮海关监督兼交涉员。1927年12月1日,潮海关成立“海关华员联合会汕头分会”,为争取华员权利,提高待遇等方面进行过多次抗争。
到了解放后,1950年潮海关正式改名为汕头海关,虽然在文革时期处于半瘫痪状态,但是新时期的汕头海关依然在监管,征税,查私,统计等方面发挥着自己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参观考察了当时作为潮海关华员低级帮办的宿舍遗址。
潮海关华员低级帮办宿舍是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小公园开埠区海关宿舍大院中的第五幢建筑,是一幢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二层长方体楼房,外部为清水红砖砌墙,正门为花岗岩砌筑,各入口门洞为拱顶环门,二层有弧形阳台,整体呈现出19世纪欧洲新古典风格。该楼于1920年动工兴建,1922年建成,是潮海关近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我们参观的时候正赶上《汕头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展》,该展览通过展出440多幅图片、130多张数据图表,以时间为顺序方式集中展现了历史上汕头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图卷。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比较详实的汕头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到汕头作为华南地区一个贸易口岸的重要地位不仅与其地理位置有关,而且和潮汕地区人民的开拓进取、近代汕头的开放等原因有关。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潮海关华员低级帮办宿舍能够反映出潮海关当时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为包括低级帮办在内的潮海关员工安排宿舍既为他们解决了一定的生活负担,也便于统一安排管理,从而更好地为海关服务工作。而通过与现存的副税务司公馆、潮海关高级帮办宿舍对比,我们认为在当时洋人把控中国海关的背景下,华人在潮海关中的地位、待遇与洋员工均有一定的差距。洋人与华人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分,华人普遍只能担任低级的职务,待遇薪资也有差别。反映在住宿条件上,就是华人与洋人分开,并存在明显的好坏之分。某种意义上,潮海关华员低级帮办宿舍正是近代洋人把持和控制我国海关的一个见证。
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指导老师:李爱丽、蔺志强、侯彦伯、李娜娜
第一小组成员:程飞扬、玛迪娜、廖丹妮、许泳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