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县游记——口述史第二组谨呈
经过昨天去瑶族博物馆的一番学习,今天我们便踏上了寻访瑶民的道路。
上午:瑶安瑶族乡
穿过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瑶安乡。这里三面环着重叠的山,其间穿行着不急不缓的小河。从西南向北有一条公路,绕着村子的外围,顺着山间谷地向外延展。虽说这里是瑶族村,但过往行人的穿着都与汉族无异,一时间也无法辨认哪些是汉人,哪些是瑶族人。不过,在一些小孩子腿上,有传统瑶族服饰中的“绑腿”,这一细节透露了这里是瑶乡的事实。
昨天意外发现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比较容易找到待人热情且经历丰富的老人,所以尝到“甜头”的我们今天也直奔老干部活动中心而去。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对49年生的老人家。他们是汉人,住在十几公里以外的山上,互相用粤语交流,但普通话也很流利。平时会逢4、9日到镇上赶集,或是来办事。谈到汉瑶关系,他们说这里汉族人比较多,双方平时也有接触,他们对于瑶族人的高考优惠政策也有些羡慕。
下午:挂榜山
挂榜山上有个村子,我们顺着山间小路上到村中。人不多,村口有三四个青壮年男子在绑竹木,村内只有三两老人。进村很快就看到一个角楼,上写“东门楼”,无碑。我们采访了一位61岁的老太太,她从三水过山瑶嫁来,姓盘,曾是一位老师。她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们村中的情况如下:
挂榜村都是瑶族人,以盘姓、赵姓为主。汉人都是从外嫁来。相传,这里曾经有“高”姓人聚居,但渐渐败落,如今只剩一家。而瑶族人也在这里居住。后来,从湖南与挂榜山之间的山上,来了“程姓”的人家,共360人。他们共交了360石米、360个大银来“挂榜”村中,从此和瑶族人在此居住,并逐渐成为瑶族人——这也是“挂榜村”名字的由来。
瑶族人的传承分“正传”和“副传”。“正传”是家中有子,后代便随父姓。“副传”是家中无子,后代随母姓。而这位老人家中有4个女儿,就招了一个来自连州的“唐姓”上门女婿。女婿是汉族人,保留本姓“唐”,而两方的孩子也随父姓“唐”。言谈中,老太太还是希望孩子随瑶族姓“盘”,但因为女婿家人的坚持,只能无奈地说“没办法,姓什么都是自己家的人。”毕竟,由于男子在耕田、运送竹木中是主要劳动力,招女婿成为必然,在后代姓氏问题上也会有所妥协。
值得提及的是,这个村子曾有炮楼,在“东门楼”的后方,现仅存半壁城墙。据说曾有五层楼高,因为在角楼下方曾经也只有一个房子,而整个村子的地形是四面环山,村子位于半山腰。背对着山,前面是一片不太宽阔的田地,再往前是河流在山间,冲刷出一条河谷小道。因此,炮楼实际上起到了拱卫山上的村庄,防御来自山下的侵扰的作用。在历史上,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看到有日本人从山谷经过,便逃到山上。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游击队在战斗中使用炮楼进行防御。
尽管村中有盘王庙,正月初一三十会在盘王庙有木狮舞等庆祝活动,但也是表演性质较多。盘王庙也并非历史流传下来的,而上后来的人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旅游业”所新建的。因此,真正有信仰,需要拜祭的人会去山下的玉堂庙:
清虚观
清虚观位于山清水秀的群山之中,新鲜的空气伴随着清脆的鸟鸣使人心旷神怡。清虚观,也是福山寺遗址,始建于南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因连州保安人廖清虚曾在此修炼,于光大二年(568)升仙,连州人就以其居为观。明清年间多次维修,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我们走过鹅卵石铺的路上,登上有些湿润的台阶,看到道观门前烟雾缭绕,可见香火之盛。
观中有位道长,一身道袍,梳着发髻,自得地坐在主庙中的一角。上前攀谈得知,庙中所拜祭的神像,从左到右分别是济公、太上老君和慈航道人(也是观音菩萨)。道长是全国道教协会认证的正式道士,青海人,半年前从东北道观云游至此。云游是为了学习,得到了观中人的认可,便可住下来学习,至于学习的内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社会有的,道教中都有”。除了拜师父,还要在各地拜“先生”学习各种内容。此外,道长还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有关道观的南北差异,比如家族传承的“子孙庙”和全国性质的“村邻庙”等。这些有趣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些非宗教人士而言,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充满神秘和乐趣。
早在之前,李欣荣老师已经给我们打了预防针,告诉我们在瑶族自治区的寻访可能会有困难。尽管如此,在遇见“冷漠”的行人时,难免有些沮丧。但好在,正如同世界上会有冷漠的人,世界上也有很多热情的人们,总会遇见愿意与我们进行口述史访谈的老人家。每次遇见那些乐于分享他们人生经历的老人,我们都觉得无比地惊喜。我想,正是这样的惊喜带给我们在疲惫的实地考察中不断探索的动力吧。
最后附赠今日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