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队大组讨论报告 11.8
11月8日晚上,在码市镇最宽(jian)敞(lou)的饭店大厅,各组同学们分享了田野心得,报告了当天下午在所城的收获。
田野日记分享
报告人:黄晓薇
第一天的田野考察,我们去了所城,从以往单纯的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单一的文本学习,到处在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当中,形成一个三维空间内的认识,这样的变化是极令人感到新奇的。在于薇老师和谢湜老师提醒下,我们开始注意观察我们所处的整个地理环境的构造。在后续几天的田野考察中,我发现地理环境对于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经济方面来看,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计问题;从文化方面来看,江华县作为一个瑶族自治县,有众多瑶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居住的特殊情况,当地的地理环境对族群的形成与交往,人民的族群认知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豸山寺和档案局等地的考察中,我们接触到了更为多样化的文本,契约、族谱、碑刻、楹联、匾额等等。我们考察的范围虽然较小,但是区域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献。在第一次大组讨论的时候,我们这一组的同学花费了很多时间仔细地扣我们所使用的游氏族谱中的种种细节问题,但是讨论结束后,经过于老师和谢老师的点评,让我们意识到了,在面对如此大量的史料时,我们应该如何去有效地阅读,如何甄别并合理使用。要学会在其中发现关键的人物,关键时间,以及关键事件。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加强问题意识。例如在豸山寺、塔下寺中看到的很多功德碑,碑刻上记载了很多“非人”的捐赠单位,例如商号、寺院等,引起我们反思这些捐赠单位背后的一整套人事运作系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地的历史社会生活。
7号上午老师带我们感受当地的一次圩市,提醒我们注重观察当自身处在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当中时,如何与我们学习过的理论性知识联系在一起,观察事物的本质与演变规律。在不断的学习中,使自己理论性知识与田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加紧密地相结合,更好的发挥文本史料的作用,是我在这一次田野考察中,收获最大的一点。
田野考察,访谈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访谈是一门技术活儿,如何适当的引导话题,需要相当高明的说话技术。老师教导我们说,“不要不懂装懂,要懂装不懂”,通过本地人对于自身历史问题的叙述,我们能够获取到更多信息。不要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去限制受访者,而且要有较为明确的问题意识,注意受访者的回答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对于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变化等,需要顺着一个关键的点继续深挖,不能过于分散。
所城地图报告
报告人:纪展鸿
11月8日下午,南岭分队开始探索所城村,我们分成几个小队负责不同的任务跟着事先联系好的本地长者进入村中。
所城村,得名于洪武二十九年置于此地的锦田守御千户所。作为永州宁远卫下属的一个重要所城,锦田所曾有四面坚固的城墙,城中有许多庙宇、水井等,建国后破四旧拆除了大部分的古建筑。
这一次我们的画图小队希望根据老人家的回忆将曾经的所城古建筑的位置复原在地图上。在一位参加编写码市镇志的爷爷的带领下,我们绕着所城走了一大圈,还岔进城中看了古建筑和古井的遗址。最后,我们对材料进行了处理,绘制了锦田故所城的古建筑分布图:
图中,围成方形的橙色线段为根据长者回忆和城基遗存复原的所城四面的城墙,所城四角分别有一座炮楼;城中橙色的线段是所城的南门正街和东门正街;绿色的定点是北、东、南三个城门,据长者回忆,西门在以前是封闭不用的,现在也隐没在田地之中,所以没有定出;蓝色的定点是城内外的庙宇和住宅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