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通商对农业边缘地区的影响——以汕头为例

发布日期:2017-11-11

  2017年11月9日,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课程的老师和同学们主要参观学习了汕头侨批文物馆、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以及妈屿岛,并有幸听到了陈嘉顺博士的讲座《从疆域图到航拍图——汕头地理空间的认识演变》。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今天主要的学习心得。
 
  我们主要从侨批的兴起和汕头城市布局形成两个方面探索开埠通商对农业边缘地区的影响。

1

  首先是侨批。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它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广泛分布在福建、潮汕、梅州暨海南等地区的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方式。它曾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70年代统归于中国银行管理。

2

  侨批的形成与海外移民和海外交往活动相关。早在唐、宋之前,沿海居民就利用临海的优越条件,开始了海外交往活动。而灾祸连年的残酷现实,也将沿海地区的人民逼上海外谋生之路。早期移民多择水路乘船前往,潮汕地区的民众首选目的地为东南亚,俗称“下南洋”。
 
  因而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谋生的华人华侨在当时金融邮政机构未建立时,为了给家人捎带信,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寄汇方式——侨批。

  侨批有其特殊的书写格式,在侨批文化馆里面陈列的侨批信件中,我们发现侨批信件与传统的信件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信封左上角有其汇款金额标明。这充分体现了侨批的“银信合一”的特殊性。
 
  侨批的产生与其广泛使用,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一一水客业,水客,即是往返于海内外,帮助侨胞运送分发侨批以及其他物件的人,这一职业以收揽和解付批款为主,因其远渡重洋,四海为家,倚水而生,而被称为“水客”。

3

  根据馆内所展示的水客采访相关资料,可以得知水客以诚信闻名,在潮汕地区享有较高地位,并且大多世代相传,然而,这一职业获利甚少,工作量大,从事水客业的人在情谊的背后,是否存在其他相关受益,仍然不得而知。在展览中对于澄海侨批派送员曾天远的介绍表明,派送员中存在共产党员借用这一身份传达情报的情况。而此前是否存在水客为传递信息而以此为业的情况目前还未得到答案。

 

以上为“银批局公告”印章
以上为“银批局公告”印章

  为适应侨批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19世纪30年代,以批局、银号、商号等承办机构为代表的侨批业产生并得到发展,在此后与水客这一行业共存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并逐渐取代了水客业。

1

  相较于水客业,侨批局的发展相对完备,对此前的不足进行了弥补。

  在侨批运送方面,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在寄件人方面,他们会在信件中写明自己所寄物品的内容,以便核验,在批局方面,批局设定了相关规定,以维护其安全。比如批局戳记上印有:“批银在途遇劫,如能拿获者,花红照章奖赏;若旁观不救,决就近控以坐视之罪。银批局启。”这一戳记一是能够震慑不法之徒,一是能够鼓励民众见义勇为,对侨批的派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侨批局对每一批次的侨批都进行了列字编号,并留有存根,方便了侨批查找和核验。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了解到为了批款传递的安全,出现了以门牌号,农产品等为代号的钱财登记情况。

12

  以上是我们小组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以门牌号码作为暗号指代汇款金额。
 
  那么侨批的影响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们小组成员的观点。

  现实影响:
  海外华侨寄批回家的目的主要在于赡养家属,据统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潮汕地区依靠侨汇维持生活的人占十之五四,在乡村地区甚至更高。故有民谣唱:批一封,银二元,叫妻刻苦勿愁烦,仔儿着支持,教伊勿赌钱,田园着缴种,猪仔哩着饲,待到赚有猛猛归家来团员。可以看出,在当时因地理条件限制而农业生产落后的潮汕地区,侨批维持了过半数人的生计而不至于因为过度贫穷而发生暴乱。

3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华侨在国外成长成为实业家,他们出于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便会投资大量侨汇用于家乡的建设。比如说,潮汕铁路就是由当时爪哇华侨张煜南兄弟集资兴办的。还有一些对教育文化、公共设施以及金融方面的投资,对于潮汕地区——特别是从零开始的汕头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期间,许多还在侨胞也通过侨批的方式像家乡汇款,募集抗战钱款,支持抗日前线。
 
  文化影响:
  侨批不但作为一种华侨往故乡汇款的特殊凭证,附带的家书或简单附言以及家乡眷属的回批,都深刻地记载了华侨及其家属浓浓的相思之情。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抗战时期的汇款,也反映了海外华侨虽然身在国外,却不忘根本的爱国情怀。

1

  研究价值:
  侨批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半世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记载详实、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生活乃至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领域,着重反映了华人华侨的创业史和移民史,是研究19-20世纪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文化史、金融史、中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的重要资料。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他们可以细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能大到国家大事,2013年6月19日备受全球华人关注的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我们对这段华人华侨奋斗拼搏的血泪史的铭记。
 
  我们今天的另一讨论重点在于汕头城区的形成与发展,陈嘉顺博士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道光年间粤海关志庵埠口图是以庵埠海关总口为中心的一张疆域图,它实际上是一种示意图,在理念上体现“我为中心,其余围着我转”的中央话语权;同理还有澄海县志的疆域图。在这两张图上分别体现了汕头与庵埠的关系和汕头与澄海的关系,作为只有牛田洋和天后宫作为代表的、收税率很低的小渔村,汕头非常不受中央政府的重视。
 
  据镇平(焦岭)诗人黄钊于道光元年(1820年)由韩江入海到潮阳、夜泊沙汕头时所作《沙汕头夜泊》一诗中提到的“庵埠渐无火,沙汕微有烟”,可知当时地区生产以捕鱼为主,这时离汕头开埠尚有四十余年。
 
  在传统中国王朝国家体制下的绘图实践,官绘舆图不仅是公文往来与官员施政的工具,更体现了绘制者对山川疆界与地方利益的关怀,疆域图是明确以王朝“中央”为核心的图,表现了一个以国家作为历史主体的政治秩序。虽然这类刊登在方志上的疆域图是根据实际测量绘制的,但它们无意表示定量信息,因为各地间的距离和方位已经有了比地图还详细的文字说明。
 
  接下来陈师兄向我们介绍了第二个阶段,全景图中的汕头。在清末民国,摄影师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太显著的差异,都是简单的游客视角,拍摄目的在于让外国人直观了解中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量运用俯拍视角。此处有两位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国皇家摄影学院会员汤姆逊,他是从礐石西南小山丘上往东北方向拍;一位是来自香港的华人摄影师黎芳,他与汤姆逊拍照角度和方位都极其相似。
 
  并且1867年英国人绘汕头地图上汕头北部只标出了“SWATOW”,而南部的绘制特别详细,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汕头南北发展是不平衡的。来自海洋的视角正在探索着汕头。
   
  到了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也拍摄了汕头全景图,这种从海上全景式关于汕头的记录,与韩江流域人们认识的汕头可谓完全不同,从内地来到汕头的人,是自韩江、榕江等流域向汕头港外向流动,与外国人的流向正好相反。从外部向内部延伸的镜头反映了当时商业的内侵。

1

  到了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各种航拍图全景照片层出不穷,想必会对历史研究提供更客观更全面更丰富的资料,尽量降低影像资料的主观性。
 
  然后让我们将眼光投向汕头地区的实际布局规划。
 
  汕头地区在清朝的时候处于中央王朝和农业文明的边缘地区,地理环境的因素限制了其农业发展,加之其边远的位置,这片地区没有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并没有形成较大的城市格局。
 
  所以在城市建设这一方面,汕头基本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这样使得汕头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有了极大的可塑性。直到1860年,汕头开埠之后,城市建设兴起,而同一时间,外贸的发展,外国领事馆的入驻以及洋人的到来给这片地区带来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较大的西方文化,这里面也同时带来了西方国家城市的建设和规划理念。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汕头仿造法国巴黎凯旋门及周边的设计理念,以小公园为中心,修筑多条道路,向周边辐射。

12

  这一地段也成为了当时汕头的城市中心。但随着汕头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向东扩展,这里的一些城市建筑的功能地位下降,如百货公司的没落。小公园一带也逐渐失去了其城市中心的地位,演变成了如今汕头的城市格局。
 
  总结
 
  汕头地区早期农业并不发达,大批民众通过移民出外谋生然后用侨批方式带回来的钱银推动了汕头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这是侨批文化对汕头城市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开埠通商之前,汕头只是中原王朝疆域图中一个小海港,它从疆域图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央”的过程也就是它城市的发展过程,而这也就是汕头与外来西方文明的融合的过程和华侨团体的壮大及侨批的逐渐兴盛的过程。
 
  汕头开埠至今一个半世纪,在这段时间内,相对顺利地突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藩篱,实现了近代化与现代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外在压力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在于汕头人自身的智慧与勇敢,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他们并未迷失自我,而是把握机会,依托外在条件进行经济建设。他们的一系列活动为家庭提供了经济支撑,又对汕头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汕头市的发展对于以后的城市建设,有着极大的榜样力量,可以借鉴这一范例,推动其他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
 
  不足之处恳请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指导老师:李爱丽、蔺志强、侯彦伯、李娜娜
第二小组成员:江东洺、梁铭心、石颖琳、张梓娴、朱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