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本科生在“2021年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本科教学论坛”中获二等奖

发布日期:2021-12-29

2021年11月21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承办的“2021年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本科教学论坛”,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我系2019级本科生黄佳琪、李婧瑶参与了此次本科生论坛。

image 108

       

       此次论坛的参会论文共有30篇。与会的32名学生,来自北大、复旦、南开、武大、中大等十四所高校。评委老师来自山大和国内其他高校。论坛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1”、“世界现代史-2”四个组别,同学们分组宣读论文,评委老师予以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image 109

 

本次论坛评选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9篇。

我系本科生黄佳琪、李婧瑶参加此次论坛的论文题为《20世纪60年代印尼归侨的归国适应与国家认同——以台山市Y华侨农场归侨为例》。选题来源于11月初《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野外实践课课程中的华侨农场调研。她们在访谈华侨农场印尼归侨的过程中,对归侨回国后的心态变化与适应情况,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image 110

 

课程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两位同学综合运用五个小组访谈录音资料,在了解学术史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论文写作。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父辈讲述、侨校学习和工会宣传等渠道,印尼归侨在侨居地已经建立起了对中国形象及自我归属的模糊认识;与本地人之间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隔阂则加强了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想象。20世纪中叶的印尼排华浪潮,迫使大量华侨华人回国,进入华侨农场。他们在自力更生生产劳动的同时,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劳动锻炼、学校教学、以“侨”化“侨”,是归侨适应新生活和形成国家认同的主要方式。但窘迫的经济境遇与归国前对祖国的想象之间,难免存在不小落差。改革开放以后,印尼归侨的国家认同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与日俱增。可以说,印尼归侨的国家认同,在受到文化与政策等因素影响的同时,更多以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水平为转移。

评委老师对文章的新颖性表示认可。老师指出,田野考察作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位同学的认真态度,以及论文结论的现实性,亦值得肯定。如果条件允许,访谈的样本量及样本的多元性可以适当提升;在探讨长时段的历史时,不妨对人们选择的多样性与心态的复杂性予以更多关注;讨论印尼归侨的身份认同时,也可以适当探讨“本地人对归侨的看法”,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解与论证。

image 111

     

       最终,论文获得二等奖。两位同学表示,这次论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刚刚进入大三,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完成了一次写作学术论文的训练,对她们而言,是一段宝贵的经历。论坛不仅使她们一览其它高校学子的风采,开阔了视野,亦使其对未来的进步方向有了更加切实具体的认知。这篇论文,同时也是《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课程的调研成果。通过实地考察与论文写作,两位同学感受到了我系实践课程带来的收获。她们希望,日后能有更多同学从野外实践课程中获得灵感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