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系本科专业简介

稿件来源:历史学系 编辑:历史学系 发布日期:2021-12-28

 

一、专业定位

        历史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多位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如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岑仲勉、刘节、梁方仲等曾任教于此,开创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传承着博大持中、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使学系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学术重镇。

        历史学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首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名牌专业,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世界史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及多个校级科研机构。在近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中,历史学系位居全国前茅。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重要论断精神,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历史学基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本系以培养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知识、具有广阔视野和博雅修养、适应国家与社会各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养德劳全面发展,同时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扎实的史学专业基础、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优秀的研究潜质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历史学专业

       本专业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使学生能适应在教育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同时,本系注重养成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文化博物等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历史学(强基计划)专业

        历史学系“强基计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为本专业贯彻落实的人才培养总体理念,以拓围、增量、提质、创新为抓手,优选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以史学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新时代历史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有效整合传统书院制与现代大学制度,优化历史学专业培养方案,汇聚最优秀的师资,瞄向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历史学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培养体系,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扎实史学专业基础、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优秀研究潜质的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

 

三、培养规格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一)历史学专业

1、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史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提升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觉悟,养成热心为社会服务、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品味。

2、通过《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以及100门左右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了解历史学专业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具备初步的历史学专业研究能力、较好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等10余门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能较为熟练运用各种文献包括英文文献,进行研究的能力。

4、通过《体育》《思想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成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二)历史学(强基计划)专业

        本科阶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致力于解决历史学专业教育如何支撑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推进,细致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内涵,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对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的新格局进行前瞻性布局,启发学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视野下关怀中华文明及其开放体系,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吸收传统书院读书、讲学、分斋、学长等优势,结合现代大学导师制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建立符合历史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书院制。强化经典史书的研读和基础训练,以及文章写作和外语能力的训练。

1、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史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提升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觉悟,养成热心为社会服务、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品味。

2、通过《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以及100门左右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了解历史学专业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具备初步的历史学专业研究能力、较好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等10余门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能较为熟练运用各种文献包括英文文献,进行研究的能力。

4、通过《体育》《思想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成为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四、课程体系

        历史学专业持续完善具有一级学科基础性、二级学科关联性的专业培养方案,除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外,还开设中国古代史课程群、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群、区域国别史课程群、理论与方法课程群、外外模式语言课程群等专业提升课程。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构建起覆盖全国和华南特色的田野实践坐标体系,包括历史遗址考察、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考古文博理论与实践等实践教学课程。

        历史学专业向来注重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小班化教学,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志趣,使各专业方向的师资优势有效地支撑研究型教学,倡导多元化的学术发展路径,从而使得本科生课程培养体系中的小班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富有成效。

        在跨学科、跨领域方面,目前,历史学系已与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联络沟通,加强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第二外语、海外调研等课程方面,已经达成初步共识,构建中大历史学特色的外外模式,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启发学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视野下关怀中华文明及其开放体系,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一)历史学专业

        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上)(中)(下)、中国近代史(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上)(下)、世界近现代史(上)(下)、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史学概论、考古学导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史学入门讲座、史学前沿讲座、英语历史文献导读、世界近现代史文献研读(上)、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读、中国近代史文献研读、世界近现代史文献研读(下)、历史遗址考察、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考古文博理论与实践、史学论文写作(一)(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二)历史学(强基计划)专业

         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上)(中)(下)、中国近代史(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上)(下)、世界近现代史(上)(下)、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史学概论、考古学导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史学入门讲座、史学前沿讲座、英语历史文献导读、世界近现代史文献研读(上)、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读、中国近代史文献研读、世界近现代史文献研读(下)、历史遗址考察、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考古文博理论与实践、史学论文写作(一)(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专业外语课程(可供选修):拉丁语、古希腊语、第二外语(俄语)Ⅰ、第二外语(法语)Ⅰ、第二外语(日语)Ⅰ、第二外语(俄语)Ⅱ、第二外语(法语)Ⅱ、第二外语(日语)Ⅱ、基础西班牙语Ⅰ、基础梵语Ⅰ、基础德语Ⅰ、基础西班牙语Ⅱ、基础梵语Ⅱ、基础德语Ⅱ。

 

五、师资队伍

        历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4名,其中教授29名,博士生导师33名,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科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各1人、中国史学会副会长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4人次、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等重要教学奖项。

 

六、教学条件

        本科教学具有较高水平,曾获多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拥有国家级及省级教学团队6支。本专业依托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4个教研室。在教学团队与课程质量工程方面,吴义雄教授主持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世界史课程教学团队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涵盖本专业所有教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课程为广东省精品课程。

        近年来,学系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上,构建全球史视野下通专结合的高水平史学专业课程群,以及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为骨干的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平台,旨在立德树人,专注教育,涵养学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扎实史学专业基础、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优秀研究潜质、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

       历史学系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港澳台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了学者、学生互访项目,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吸引力的史学交流合作中心之一。合作项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吸引了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及海外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学者。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基地刊物《历史人类学学刊》、艺术史研究中心出版的《艺术史研究》期刊得到海内外学界的好评。

 

七、学子风采

        近年来,近一半毕业生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除留校读研外,本系毕业生还能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及QS排名前100境外高校继续深造。同时,历史学系向党政机关、文化事业单位、传媒机构等党政或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历史学系学生在全国史学新秀论文评选中,共获得5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是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该奖项成绩最好的学系之一。与此同时,学生也展现了良好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有24篇论文获得由美国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颁发的唐德刚优秀历史论文奖

        历史学系积极打造具有悠久传统的本科生史学论坛、研究生史学论坛、历史文化节等第二课堂平台,让学生在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的同时,涵养家国情怀,不负青春芳华。自2011年起,历史学系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历史成果交流赛,已成为全国大学生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交流平台。

       多年来,历史学系已培养数千名高质量优秀人才,在国内外大学、党政及企事业单位担负重要责任。学生养成踏实、勤勉、博闻、多思的学风,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过去几年中,历史学系学生深造率均超过50%,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勤谨敬业,成绩突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