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2021 |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河源行(四):康禾、义合、仙塘
2021年11月5日至11月6日,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口述理论与实践”课程组继续河源考察之旅。我们先后前往康禾镇、义合镇、新港镇、仙塘镇进行实地考察。这些村镇或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或有颇具时代特色的红色遗址,这对于考察客家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和当地的革命历史与革命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1月5日上午,考察组师生一行前往康禾镇仙坑村,参观了“荣封第”八角楼。该楼是乾隆十四年(1775)兴建的砖木结构方围屋,是叶氏家族聚居的客家围屋,保存较为完好,亦是当地客家古建筑之典范。八角楼的城墙、碉楼和暗道,无不体现着八角楼严密的防御体系。
随后,考察组师生一行人来到了曲龙村。当地的杨氏宗祠是河源第一个中共基层党组织——曲龙党支部,以及苏维埃曲龙农民协会的旧址。同学们注意到,这里具有之前考察中始终希望找到而未能找到的河源地区20年代革命与农民运动史遗迹,所以考察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记述,也加深了对当地早期革命历程的历史知识了解。
11月5日上午的最后一站是埔坎村。1948年该村20多名民兵与300多人的国民党广东保安部队展开三天三夜的阻击战,成功牵制敌军,为总部转移正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对于东江地区的革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师生一行人从当地基层干部的介绍以及亲历者的讲述中,了解到阻击战中光辉的烈士事迹,同时注意到了当地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是日下午,师生一行人前往义合镇继续考察。第一站是苏家围客家古村落,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义峰苏公祠,东山学堂、东江古码头等。苏家围相比之前参观走访的客家地区具有的士绅气息和文化风气,这表明了一种地方势力思路的转化,即客家人在当地站稳脚跟后进一步为自身寻求“驻留合法性”从而向士绅阶层的转化。同学们由此开始思考当地族谱世系记载的真实性及其记载倾向性背后的意图,也从中认识到实地考察中遇到的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后,师生一行人前往位于下屯村的阮啸仙故居,在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述中了解了阮啸仙先烈光辉灿烂的一生与动人的革命经历,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革命时期红色审计工作的认识。
当天晚上,在三位带队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与助教师兄师姐们进行了交流讨论,并进行了此次考察中最后一次课程研讨。同学们参照了一些常见文献和在考察中获取到的地方资料,结合自身思考与讨论所得,提出了很多富有新意,有证可依的观点。第一组同学结合在一系列客家村落的走访,指出当地并不存在非常严重的土地争夺和宗族械斗,在走访过的十二个村落中,只有两个村落的村民明确提及当地修建的碉楼或者围屋曾经被用于宗族斗争。与之相对的是,考察组在超过半数的村落走访中,发现了当地曾经有山贼问题。因此,客家古建筑中的半军事性防御设施,更多的可能是针对盗匪而非敌对宗族。何文平老师提出,当地位处山区,和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因而对于山贼的来源和他们的身份,例如来自邻村或者邻镇人员,以及村镇间冲突以山贼来解释等可能性可以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发掘。第二组关注点在于对客家“身份”问题的讨论,即“何为客家人”。通过对当地的走访参观,同学们推测当地的客家族群可能是一个模糊性的称谓,而不是一个有明确界定的文化族群,但是由于缺乏进一步的材料佐证,而不能妄下定论,这一问题仍值得继续思考。第三组讨论的重点在于客家女性的身份地位问题,该组同学指出,在之前的走访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该地区的客家群体中,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客家女性的地位也是相对低下的,这与传统观点中对于客家女性地位较高,客家族群中男女地位相对平等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冲突。该组同学认为,这或许与当地与外地联系较少,农业经济占比较大,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第四组同学主要的研究问题是当地宗族与农村革命的关系问题,该组同学在走访中发现,在很多村落,年纪较大的村民对地主并没有太多的负面记忆,当地的大地主一般也是当地大宗的族长。在新民村考察时,该组同学还听到了“一斤红一斤白”的说法(指共产党来了给共产党交一斤粮,国民党来了给地主也是交一斤粮)。该组同学认为当地强大的宗族力量和较弱的阶级矛盾是当地在抗战前革命运动较少,革命氛围不浓厚的重要原因。最后,指导老师们给同学们在口述对象选择、口述方式和口述时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以同学们在太阳村的考察历程和自己在新南村与当地基层干部的交流为具体例子来让同学们更好的明白口述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同学们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口述史走访得到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11月6日上午,师生一行人前往新港镇,以客家文化作为问题核心进行最后一天的考察。在新港镇,考察组一行人对东江源头、自然与人类在该地区的历史关系以及当地自然环境对当地客家文化形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老师和同学们就当地出现的客家图腾的意象与内在含义进行了讨论。
下午,师生一行人前往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仙塘镇。在南园古村进行本次行程中最后的考察。考察组参观了当地著名的“仙塘潘式宗祠和“仙塘潘式大屋”。古屋由于时间较久,修复较少,很多区域已经不能看出原貌,不过碉楼等重要建筑仍然保留良好,可以从中一窥其全盛时期的景象。宗祠经历过修复,因此状况较好。师生们注意到建筑中大量的“官位牌坊”等留存,以及在之前的客家围屋中没有出现过的照壁等建筑部件的出现,这显示了在仙塘,地方宗族势力与儒家士绅阶层在思想、行为(修建学堂等)和身份(例如捐官)的高度重合,彰显了地方豪族势力思路和行为的转变。此外,同学们发现该地的防御设施的修筑水平远胜其他村落,带着这一疑问,参考了潘氏族谱,随后便发现潘家曾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在当地组织团练。为了抵御太平军的优势武器,不仅将碉楼进行了层层加固,还购置了一些武器。成功抵御太平军后,潘氏也得到清廷的褒奖,在当地的势力又进一步得到强化。
至此,本次考察圆满结束。在本次考察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齐头并进,同学们在这次考察之行中有了许多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收获,可谓收获颇丰。相信同学们在未来会掌握更多做口述史考察的方法,做出更加高质量的走访研究。期待我系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撰稿 / 李世清
编辑 / 晁锦翔
供图 /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课程组
初审 / 陈喆老师
审核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杨元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