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2021 |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河源行(一):青州、热水、阳明
2021年10月31日,“口述史理论与实践”课程组师生从广州出发,前往河源的和平县、东源县进行为期七天的考察。在这次学术拉练中,大家以当地的红色历史资源为线索,融合客家与畲族的民俗文化,以口述史理论为指导,从当地的社会生活中解读河源历史文化。
青州镇——群山荡里青草州
10月31日下午,大家到达青州镇九连山游击队总部旧址时下起了小雨,细雨叩打青瓦与伞面,远处的围屋和红色标语格外显目。据讲解员介绍,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总部、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成立遗址位于和平县青州镇野猪窝。此处位于和平、连平两县边界地带,又处于粤赣古驿道连和北段,地形易守难攻,历史上匪患严重,也因此塑造了剽悍的民风。黄埔军校四期学员中就有人来自这座村庄。村中的许多村民也投身革命,追随红军。自从1947年成立九连工委后,党带领全区人民开展反“三征”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迎来了全区的解放。
参观完九连游击队总部后,我们驱车前往山下的星河村。车行不久,一座蟹形围屋映入眼帘。蟹形围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约500年历史,由颍川赖氏入粤始祖良桓公及六个儿子历时十余年修成。客家风水讲求围屋形状,将围屋建成蟹形“虽亏己”但可“旺家族”,故建作此形。如今此围历数次重建,仅存蟹身形的主体围屋,螯腿形的水池只剩下一个,作为蟹眼的两口水井犹存。围前池畔还矗着一排旗杆石,有进士科名者树碑二块,中夹旗杆,以光耀门楣。只是如今历经劫灰,功名不再,石碑亦残,唯碑上青苔斑驳,字迹漫漶。在星河村,大家第一次到村中进行口述采访,当地村民热情地向我们讲述本村的历史,但是因有语言上的障碍,很难对问题作进一步探询。
当天晚上,当地文史专家以时间为线向我们讲述和平县的革命故事。刘哑佛、黄汉廷等革命者的故事让大家对河源近代革命过程有了初步认识,为我们接下来的考察开拓了思路。
热水镇——和平革命的热土
11月1日上午,课程组一行来到热水镇。热水镇是广东省59个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镇之一,也是中共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此地历来人才荟萃,其中就包括中共“七大”代表方华(原名罗响)。据当地村干部青姐介绍,方华在1932年就投身革命,并在本村的罗氏祠堂内创办了东华小学,聘请了罗镜清、王守中等先进青年为教员;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运,成为九连地区革命领导人之一。与此同时,他和其他革命志士还积极组织抗日团体,在日军看来“偏僻荒凉”而不愿占领的山区火热地开展办墙报、街头宣传、演出抗战戏剧、慰问抗战将士和伤病员等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初,罗响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加积极投身农会和抗日自卫队的工作。
在参观方华故居罗家祠时,大家都被热水镇革命烈士艰苦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打动。从建立支部、县工委,到建立县委,和平党组织仅用了短短半年多时间。麦任评论说:“和平的同志在未找到党之前,已经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是他们备好‘干柴’,建党工作仅仅是把它点燃起来而已。”在被中共广东省委推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后,方华又与古大存、区梦觉、朱荣、唐初等广东代表远赴延安参加会议。其间千山万水,大部分路途只能依靠步行,罗响花了十五个月左右才到达延安。他虽远离故土,但依据自己在家族中的字辈与创办的“东华小学”之名,化名“方华”,展现出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
离开中兴村的方华故居,我们一行人来到坐落于热水河畔的兴隆民俗村。和平县客家文化协会王会长带领我们参观了保存良好的“兴隆镇”大围。兴隆的房屋大部分保持着传统的客家围龙屋结构。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成围是它的独特之处。围间的鹅卵石小道蜿蜒,漫步其间,仿佛还能见到昔时人情和美、其乐融融的族居生活。一位客家老奶奶即兴为我们唱起客家山歌,厅堂中大家静静聆听,氤氲的茶香与悠扬的歌声相伴,一路下来车行山路的疲惫一扫而光。兴隆还有许多值得探秘之处,如:出三线、塘胆、观音救火、旺丁水、燕翼贻谋等。我们还在围屋内发现了被称为广东第一大的水井,井口之大,足见当日人丁之兴旺。客家人的宗族,被这坚固的大围紧紧维系在一起。一砖一瓦,一柱一梁似乎都讲述着他们口耳相传的先祖故事。
在热水镇这片热土上,客家文化与革命文化交相辉映。客家聚族而居,既有利于先进思想的传播,又让革命力量在农村社会中有着乡土的依托。
阳明镇——传统与红色的交汇
结束对热水镇的考察,我们来到了阳明镇。“阳明”之名来自于王阳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时为都察院佥都御使的王阳明剿灭了以池仲容为首、盘踞在广东九连山地区的匪盗势力。他认为这里缺乏监管,易生贼寇,于是上疏朝廷,请求在此设县。和平县由此而来。为纪念王阳明,和平百姓将原和平县羊子埔改名为阳明镇。阳明镇现在仍是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为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老师和当地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的阳明公园。公园内建有和平县博物馆,陈列有阳明县的历史、革命文物和民俗展品。中山大学考古队就参与了河源的考古发掘,展览中也展出了中大学生的探方报告与考古日志,大家都倍感亲切。博物馆二楼设有王阳明专题展,展示了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有意思的是,要到达阳明公园需要爬一段长长的石阶梯。因其有666级之多,故取名“天梯”,又有“六六大顺”之美誉。登高远眺,群山绵延,山下和平县城尽收眼底。
在博物馆中体悟和平深厚的文化积淀后,我们参观了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始建于1933年5月,是全国首座抗日纪念碑,为纪念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而英勇牺牲的和平籍48名官兵,由全县各界人士募捐而建立。纪念碑四面浮塑一尺见方的文字:北面为“淞沪抗日和平籍烈士纪念碑”,东面为“为民前锋”,南面为“浩气长存”,西面为“唤醒国魂”,字字警醒。我们在此聆听当地党史办主任讲述了和平籍抗日战士和纪念碑的历史。和平虽地处岭南的山区,却从这里走出了如此之多的抗战英雄,这引发了老师和同学们关于十九路军的热烈讨论。
之后我们来到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中共和平县委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和平籍革命烈士而建,于1957年2月动工。中共和平县委旧址位于解放路考亭居,大门前便是阳明镇老街道,情报传达十分方便。随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和平县档案馆,听当地文史工作者讲述和平县的党史,并阅读了一些馆藏史料,进一步加深了对和平红色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当天晚上,大家进行了第一次研讨。四个小组都分享了各自的收获,提出了许多见解。三位老师一一进行点评,引导大家一同探讨乡村权力结构与当地革命之间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考察思路。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和口述采访,大家在和平这片红色热土上触摸时代的脉搏,深刻体悟革命的艰辛历程。随着新问题不断涌现,我们对接下来的考察之旅更加充满期待。
撰稿 / 林炜斌、刘歆宁、许峻铭
编辑 / 晁锦翔
供图 /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课程组
初审 / 陈喆老师
审核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杨元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