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乐之旅11.4 | 丹霞研学 围村寻密

发布日期:2020-11-23

        114日,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师生一行赴中国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灵溪客家大围村进行考察,感受当地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领略客家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走进丹霞山水

        早晨,师生们乘竹筏泛游于锦江。锦江两岸赤壁丹崖耸峙,山峰石林在漫长的水力侵蚀下,呈现出各种形态,如著名的阳元石送子观音海螺峰阿婆山等,景象壮丽。丹霞山之名,相传源于明末虔州(今赣州)巡抚李永茂词中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世界上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澳大利亚等地,其中中国丹霞山面积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由此也成为丹霞地貌之名的起源。据丹霞山地质公园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丹霞山属五岭余脉,山体由富含氧化铁的第三纪厚层红砂岩、砾岩组成,自然景观主要包括长老、海螺、宝珠、望郎诸峰,以及各种岩洞。

丹霞山
丹霞山地质公园博物馆讲解员讲解丹霞山地貌
泛舟锦江

魏晋时期,中原文人在丹霞山留下足迹与墨宝,佛、道隐士也视此处为风水宝地。丹霞山上逐渐建立起寺院、道观,锦石岩寺即为其中代表。

锦石岩寺建于长老峰的峭壁溶洞中,主体建筑包括七佛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据《仁化县志》记载,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法云居土自山麓攀援而上,见锦石岩集雄奇秀美于一身,可以养静,叹曰:半生在梦里过了,今日始觉清虚!”于是聚集百余人到丹霞山下层的锦石岩开山建庵,并开始向中、上层经营。因此有法云居士是锦石岩建庵之祖一说。师生们攀至长老峰中段,进入锦石岩寺。寺院前为深壑,后为岩壁,地势之险峻、交通运输之艰难可想而知。大家在惊叹的同时对于丹霞地貌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参观寺内景观时,同学们注意到多座自明代以来的重修寺庙碑刻。大家尝试对碑刻进行释读,并就其中发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丹霞山上的摩崖石刻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石刻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如僧人道蕊题的《募缘纪事》、《善信舍钱纪事》。明清时期丹霞锦石岩摩崖石刻达到一个高峰,《重装罗汉题记》、《紫岭重修碑记》、《长江重塑碑记》文在记在题咏方面有《野逸居士诗刻》、《奉和锦石岩诗六首》、《游锦石偶赋》等专为题咏而作。同学们亲身立于岩壁之下,观赏到这些历经风霜依旧清晰可见的石刻古迹,无不为之震撼。

登山途中
长江重塑碑记板

(二)寻访客家古村

下午,师生一行抵达周田镇的灵溪客家大围村。大围村背傍象岭山,面朝灵溪水,远望时仿若一颗镶嵌于翠玉之中的明珠。大围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因村落四周围有厚重的围墙而得名。墙体外围呈椭圆形。据村长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难度,围墙下半部分为花岗岩石砌筑,上半部分则多为河卵石、三合土垒砌而成。围墙设有枪眼和瞭望孔,有葫芦形、铜钱形、一字竖形,形态不一。如今,大围村的部分围墙已经倒塌,仅剩断壁残垣,但从残留的墙体看,其用料讲究,坚实大方。在选址、设计与建造上,大围村在遵循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同时,亦发挥了抵御外敌和护卫族人的功能。围内为村民居住的房屋,围外则为稻田和橘树等作物种植区域。村落布局清晰,功能完善,体现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

下车伊始,师生们的目光便被北门入口处的旗杆石所吸引。古时开科取士,族中若有科考获功名者,可竖立旗杆石以光耀门楣、激励后人。旗杆石成为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清代开始有所变化,除进士之外,凡举人、贡生、监生等均可竖立旗杆石。长度、底座样式与杆身雕纹均有功名高低之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旗杆石剥蚀严重,表面模糊不清,徒为我们留下一片遐想空间。

观察旗杆石

        沿外围参观了东、南、北三方向的大门之后,师生们跟随村民的脚步,穿行于民屋巷道之中,最终停留在黄氏宗祠的门前。祠堂前的空地上,有用河卵石铺砌而成的装饰。据村民介绍,古时新娘落轿便是在此处。祠堂内部保留了木质屋梁的原始结构,檐牙高啄,气质古朴。

穿行于小巷之中
照壁与“新娘落轿处”

 

随后,同学们分组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收获良多。同学们对于口述历史意义有了更加明晰的理解,对于传统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丹霞研学,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石围探索,领略村落文化风俗。对于自然景观与社会聚落,我们的所见、所思、所感可谓天差地别,但相通之处在于——我们须满怀热爱,不断追寻,努力去探索自然与历史留下的痕迹。

 

撰稿艾洪鑫、肖雨佳、王诗佳

供图王诗佳、艾洪鑫

编辑 / 胡若溪

初审 / 陈喆老师

审核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