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2021 | 探究侨乡历史文韵【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
11月2日-3日,“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考察组来到素以侨乡著称的江门五邑地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我们在两天的行程中实地走访侨乡的四种景观——碉楼、祠堂学校、商业骑楼、博物馆,以及著名华侨的故居,探究侨乡的历史文韵。
一、开平碉楼——自力村、立园、马降龙村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居住、防卫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它既是中国乡村社会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也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包容与融合的典型产物。因此,开平碉楼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选取了自力村碉楼群、立园和马降龙古村落这三个比较典型的碉楼群进行考察,它们集华侨文化、园林艺术、中西建筑、文物古迹、五邑风情于一体,颇具考察价值。
在正式考察前,我们已经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提前了解到了碉楼起源等相关知识。开平碉楼最早出现于明朝后期,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迎龙楼。建于清朝后期的碉楼有313座,建于民国元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的有1490座,其中,20世纪2、30年代的碉楼建设尤为高涨。
在进行具体考察时,我们主要从碉楼的平面结构、功能、风格、建筑、材料、设计图纸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1、平面结构——从三间两廊到多层楼宇
初时,华侨建造碉楼时往往大量保留着广府人民的民居传统——三间两廊,到后来,由于种种需要,开始出现许多中西合璧的多层楼宇。开平碉楼虽层数不一,但总体布局基本一致,即除最顶层外,基本每一层都设有主人房、大厅和厨房,而顶层则被专门开辟出来,用作供奉神牌和祖宗牌位(将神龛设在顶层,可以避免其受到洪水侵扰)。顶层外同时设有西式阳台,阳台上一般设有蓄水池和通往楼顶天台的通道。
2、功能——防灾、防匪、炫富
防灾
开平地区多洪灾,在修建碉楼时,防灾因素自然被考虑到其中。开平碉楼一般建得很高,多为四层到五层,一楼不会设有很多窗户,且窄而小。
防匪
由于当时乡村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碉楼的建设不得不考虑防匪问题。开平碉楼分为众人楼、居楼和更楼:众人楼多建造在村后,主要发挥防御功能,约占碉楼总数的26%;居楼多建在村后或村外,既坚固安全,又注重美观舒适,占开平碉楼的62%;更楼主要建造在村口或村外,主要功能为预警,约占碉楼总数的12%。众人楼与更楼的防匪属性自不必再言,即使是居楼,也相当注意防匪问题。几乎所有碉楼的门窗都安有用于防盗的铁栏杆,许多碉楼内甚至设置了逃生窗,并在顶楼的天台口设置了他们的最后一道屏障——铁门。立园内更是有一栋楼专门用来供保安居住,可以想见保安在当时的重要作用,以及当时民国社会的不稳定性。
炫富
华侨们在海外赚了钱,自然有“衣锦还乡”的愿望,他们陆续回到家乡建设家园,而碉楼便成为炫耀自己财富的最佳途径之一。
3、风格——中西结合?
碉楼的风格总体上可概括为“中西结合”,具体来讲,即简朴与奢华相结合、塔楼式的西方设计与传统广府民居风格相结合。碉楼在外观上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如伊斯兰风格、洛可可风格等,但在具体的装饰上,则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东西和具有广府地方色彩的纹饰。
这种独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建筑风格,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和热烈地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风格的产生,最早可能并非完全出自主人的意愿,而可能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由于负责建造碉楼的工匠都来自中国本地,而中西方之间环境的差异、长期以来的建筑条件和风格的不同,使这些工匠确实无法完全复原出图纸所描绘的纯西式建筑,故而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这种所谓“中西结合”的风格。
针对这一看法,有人认为建筑的风格主要还是受设计图纸和工程师的影响较大,而且当时广州、香港、澳门已有很多可以修建西式建筑的工程师;另外,如今的碉楼的内部陈设是经过复原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其原貌,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还有同学提出,我们应该将碉楼本身的概念与“中西结合”这一既有印象加以区分,因为按照记录,碉楼起源于明末,可能最初本来只是一种防灾、防贼的传统民居,并无西方风格(参考迎龙楼外观),但随着众多华侨出国并回乡修建了大批具有一定中西结合风格的碉楼,西方文化随之涌入,时间一长,碉楼便自然被认为是一种“中西结合”的产物。这一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4、建筑材料——近代化的缩影
从建筑材料看,开平碉楼可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类,尤以后者为多。碉楼建筑材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早期建筑碉楼主要使用黄泥、红砖;到二三十年代,钢筋、水泥从港澳运入中国,时人称之为“红毛泥”,被用于制造碉楼;到后来,广州和四邑地区也逐渐办起了水泥厂。
5、设计图纸
碉楼的设计图纸一般是华侨从国外带回来的或者广州设计师设计的,当时,广州在广府地区人民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二、骑楼——公益埠、梅家大院
骑楼的风格源自欧洲,后传到印度,再由东南亚经香港,于19世纪末传入广州,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窗和柱方面。骑楼多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有华侨的地方。
公益埠
江门台山市公益埠位于大江镇北部、潭江南岸,于1908年建成。上世纪初期,随着新宁铁路建成通车,公益埠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汇集货流、人流,带来了商业繁荣。同时这里兴建起了当时台山最早的一批洋楼,多为商住合一的骑楼式建筑。
1937年,日军侵华,作为交通枢纽的公益埠也遭到连续轰炸,失去往日繁华,大部分店铺停业。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江门地区接受日军投降的仪式就在公益埠的胥山纪念堂举行。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从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益埠的兴衰可能受到了新宁铁路的影响。铁路开通后的水陆联运局面,是公益埠迅速发展的条件;而抗日战争时期新宁铁路被摧毁,公益埠也开始衰落。
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位于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梅姓华侨及其侨眷侨属建造。他们着手将一个传统的圩镇改造为一个干净、整洁、有规划的市场,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大院由108幢骑楼组成,是骑楼景观的典型体现。联排的骑楼商铺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每间商铺的外立面装饰却风格各异。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始建之初,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故大院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骑楼中体现的华侨与近代化的关系,也值得我们深思。
三、祠堂学校——风采堂
风采堂又名名贤余忠襄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三年(1914年)竣工,是开平、台山两地的余姓族人为纪念他们的祖先余靖而修建的。风采堂采用三进六院十五厅堂的岭南庭院式布局,“风采”二字则源于宋仁宗称赞余靖时所说的“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这句话。
它的结构形式既继承了古代中国岭南的建筑风格,又吸收了巴洛克、伊斯兰等异域文明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瑰丽宏伟,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在侨乡建筑里独具一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风采堂从建祠之初就是祠庠合一,中间为祠堂,东西两翼的西式二层书院建筑为学校。祠堂的教育功能深刻体现了余姓族人以及广大侨胞重视教育的理念。早年间,老一辈侨胞大多家境贫寒,他们远渡重洋,漂泊他乡,饱受文化程度不高之苦,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慷慨解囊,捐资兴学,下定决心改变家乡教育落后的局面。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风采堂正是海外侨胞以宗族、宗亲为纽带支援家乡教育、改变家乡面貌的最好写照。
四、博物馆——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台山银信博物馆
台山市南邻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深海航线与沿岸航线交汇的重要节点,便利的海洋交通条件使台山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向海外移民。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形成于近代,早期移民点主要是东南亚,后发展为以北美洲为主,中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国家为辅的基本格局。经过一百多年不断的迁移,台山华侨华人已分布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台山的户籍人口超过95万人,海外乡亲130余万,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
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运用实物、图片及影视等多种方式,通过“内外台山”、“走向世界”、“家国情怀”这三大部分展示了台山华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
海外华侨有“三宝”,侨报、侨团和侨校。早期出洋的华侨,为使子女在海外学习知识的同时不忘自己中华文化的根,遂兴办中文学校。早期的办学以私塾为主,至19世纪末,在华侨社团和富商的支持下,义学、书院、书室、新式学校大量出现,尤以东南亚最盛。关于华侨兴办的学校,考察组进行了一番探讨。
有同学认为,这些华侨学校在教学时所使用的是国语还是家乡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华人华侨心中“国家”概念的形成。针对华侨国家认同与学校使用语言的联系这一问题,她们还补充分享了当时探讨华侨教育的两篇文章——《留美学生季报》第三年春季第一号刊载的《华侨子弟教育方法之商榷》以及《华侨教育》第二期刊载的《暹罗华侨小学应注意的几个实际问题》——作为对自己观点的补充论证。
考察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观点认为,民国政府确实在一定时期内推行过官方民族主义,文字与语言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建构国族的手段。还有观点认为,探讨语言的同时,对华侨学校教学内容的研究也同样重要。老师们还分享了两篇文章——解玺璋的《新民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和赵京华的《走出求法与传道的留学怪圈——中国百年留学现象的反思》——为同学们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台山银信博物馆
位于海口埠的台山银信博物馆专门介绍了台山海外华侨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银信”。“银信”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侨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人的汇款凭证(“银”)和家信(“信”)的统称。在广东潮汕、梅州侨乡和福建闽南侨乡多被称为“侨批”。“银”是经济血脉,“信”则是情感纽带。银信博物馆通过千余张银信以及一些实物资料的展示,分“圆梦之旅”、“银信递送”、“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六个板块展现了台山华侨突破重重阻碍出洋谋生的勇气与魄力,以及心系家人、家乡与祖国的浓厚情感。
结合对这两个博物馆的实地体验,有同学就博物馆体现的两种建造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们认为,华侨文化博物馆更接近于传统概念意义上的博物馆,而银信博物馆则更接近于新概念博物馆。银信博物馆位于海口埠主街,除了展馆建筑以外,还与周围的广场、民居等构成了一个博物馆生态,并能较好地与观众展开互动,展示的内容也不会过度娱乐化、视觉化。在参与性角度上,该小组成员认为,博物馆中构建的认识是否与当地人的认识相符,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五、名人故居——司徒美堂故居、陈宜禧故居
司徒美堂故居
司徒美堂是旅美华侨领袖,致公党的创始人之一,曾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重要贡献。司徒美堂故居保存较为完善,有相关部门在保护管理,并提供一些志愿服务。在司徒美堂故居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他的生平,还了解到他与孙中山先生的深厚情谊和他对民主革命的贡献,更对华侨在近代中国发挥的巨大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陈宜禧故居
陈宜禧是著名华侨企业家,也是新宁铁路的设计师和创始人,曾被孙中山先生称赞为“中国伟大华侨”。相比司徒美堂故居,陈宜禧故居则较为简陋,未经修缮,我们只能透过窗户向内张望,想象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和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结语
碉楼、骑楼、祠堂学校,侨乡的特色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博物馆的展品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侨乡和华侨文化的理解。囿于当地的贫困,五邑地区的人民于近代纷纷冒险出洋谋求生计,在异国他乡艰难谋生。在外打拼的华侨不忘自己与家人、家乡和祖国的联系。他们给家人寄去银信,支撑家人在家乡的生活,表达对他们的无限想念,以及忧乡忧国之思。成功打拼出一番事业的华侨中,有的人“衣锦还乡”,在家乡建起一座座中西合璧的碉楼,防灾、防贼的同时向乡亲们炫耀自己拥有的财富、地位;有的人投资兴学,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办起一个个祠堂学校;有的人仿照西方的城市规划设计,改造旧式圩镇,兴建骑楼,发展贸易;还有人选择发展实业,或者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中……总之,海外华人华侨与中国社会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探究侨乡独特的历史文韵,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脉络。
撰稿 / 李雨寒、谢婉莹、张思辰、王紫轩
供图 / 李雨寒、谢婉莹、张思辰、王紫轩、彭凤林、胡梦琪
编辑 / 林柏丹
初审 / 潘一宁老师、李爱丽老师
审核 / 徐翠丰老师
审核发布 / 杨元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