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2021 | 华南口岸史迹寻踪:海关、贸易与民间信仰【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
10月31日与11月1日,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实践教学课程共22名师生在广州、三水和德庆等地进行调查学习。师生一行走访了陈家祠、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广三铁路石围塘旧址、西南三水站旧址、三水河口旧海关大楼、德庆悦城龙母庙等考察点,探寻海关与华侨历史的渊源。
陈家祠
陈家祠(亦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广东七十二县陈姓联合建立的合族祠堂及书院。它为本族各地读书人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也是当时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
走进陈家祠,我们看到该祠堂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院落式布局,祠堂的每进之间不仅有庭院相隔,还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游走在祠堂内部,我们看到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塑等装饰艺术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其立体、多层次的画面生动地描绘着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内容。
陈家祠不仅是岭南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目前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珍品包括陶瓷、刺绣、剪纸、雕刻、漆器等多个种类,尤以石湾陶器、广州彩瓷、广绣、潮绣、象牙雕刻、潮州木雕等最为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东地区民间工艺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与状况。广彩始于明代,清朝发展为五彩。清乾隆年间,针对欧洲市场对彩绘瓷器的巨大需求,商人将江西景德镇白瓷运到广州,由本地画工绘制有岭南特色的图案,或根据欧洲商人给定的图案或纹章绘制,烧制后再出口欧洲。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距离陈家祠不远的十三行商馆区遗址是我们考察的第二站,现为文化公园,其中有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它是2016年成立的专题性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广州十三行作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的兴衰之路。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1842),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湾区门户,十三行在之后近一个世纪里对外贸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考察了馆内常设的“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文物专室陈列展”,大量的珍贵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文物讲述着十三行历史和“中国风”盛行欧洲造就的广州外销传奇。
博物馆中最亮眼的是广州彩瓷、通草画、广绣、象牙器、外销扇、家具以及银器、珐琅器、玻璃画、水彩画、油画和漆器等精美外销工艺品。与陈家祠内岭南传统民间工艺品不同,它们是外来工艺文化以及清朝精湛工艺共同影响下的产物,是为了专供外贸市场的出口商品。除此之外,它们还是广州外销“黄金时代”的见证,将中国文化传递到西方世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历史造就了十三行,十三行也创造了历史。十三行时代的终结并不能抹去它曾经的光辉成就,它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书页上不可忘却的重要存在。
从石围塘到西南站:广三铁路的起点和终点
离开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我们前往荔湾区芳村一带,考察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广三铁路。广三铁路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1901年8月动工,1903年建成。该铁路全长48.9公里,始于石围塘,经三眼桥、佛山、小塘等地,终于三水埠的西南站。
石围塘火车站是广三铁路的起点站,也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火车站。1903年9月,石围塘火车站建成后,正式投入客运运营,每天有24个班次火车来往于广州和三水之间,大大加快了广佛之间商旅往来的速度。李爱丽老师带我们遥望珠江对岸的黄沙码头,回忆过去人们搭乘铁路的情景。坐渡船到石围塘码头,再买票坐火车便可抵达佛山、三水等地,只要2个小时左右,佛山和三水民众前往省城也同样便利。该铁路日均运送旅客的人数过万,一度占了广东铁路客运人数的一半以上。我们也在考察过程中了解到,该铁路可能最早开启了广东的铁路邮运时代。原本广州到三水的信件要隔天才能送到,但在铁路开通后,广三两地往来的信件当天即可抵达,大大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
石围塘车站的尽头就是石围塘码头,水陆联通曾繁荣一时,如今的石围塘火车站基本荒废,已不办理客运业务,基本作为货柜堆场和货柜车停车场。曾经连接广佛的重要铁路已锈迹斑斑,铁道旁留存着破旧的货仓和空无一人的月台。我们走在枕木与碎石间,耳畔似乎回荡着百年前火车驶过的声音。石围塘码头仍保持一些沙石运输业务。
广三铁路终点站三水站曾是水运时代的重要交通枢纽,粤西、粤北的船都经三水中转,再前往省城广州。三水的“水铁联运”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客运和货运效率,促进三水从传统走向近现代。
尽管全线不长,但广三铁路在近代华南以至全国的贸易互通、文化交流等方面上意义重大。《中国铁路百年老站》提到:“广三铁路虽然很短,但一头连着西、北江航运,一头连着广州、佛山这两个著名的商贸物流中心;沿线人烟稠密,为盛产稻米、小麦、蚕丝、水果的珠三角,所经之处物阜民丰。”
三水站旧址呈东西走向,原来的基本建筑包括调度楼、灰坑和转盘等,后来增设了售票处、候车室和货舱。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水站客运业务停止。1997年,三水市人民政府将三水站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广三铁路三水站旧址成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旧址所在处经过了较为完好的修缮工作,已被修建成为一座颇具现代化特色的铁路公园。老旧的铁轨上铺满了装饰性砾石,供游客行走游览,铁轨边的建筑也被粉刷一新,曾经的行车室、候车楼等房屋都被改造成了历史展览馆一类的公共文化场所。三水站正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着自己的意义。
11月1日,我们前往考察矗立在三江汇流处的三水河口旧海关大楼。这座大楼是三水区对外开放通商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东三水等地为通商口岸。同年,三水海关税务司公署在三水旧县城河口设立,管理中外贸易。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该楼。
该楼坐北向南,主楼高4层,大楼后有宿舍。老师向我们指出,这座大楼使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青砖作为建筑材料,整体呈现英式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建筑近现代化的体现,亦是西学东渐的表征。
大楼面朝江面,登高望远,来往航船一览无余。大楼不远处,一条栈道通到江中,大型船只停泊江中,旅客和货物沿栈道上下。当地人称这条栈道为半江桥。栈道的陆上一端,毗邻一间邮局。海关、码头、栈道、邮局,不由令今人遥想往昔此地因船运等通航便利而带来的热闹繁华。
昔日的三水河口是省港澳沟通粤北、粤西和中国西南的桥头堡,海关承担着管理中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的征税工作。此外,与三水邻近的江门、甘竹、肇庆、德庆4个口岸,随着三水开埠成为客船停靠的旅客上落点,加大了西江流域的开放。而广三铁路与西江、北江航运连接,在三水河口形成了“水陆联运”模式,与石围塘火车站的水陆联运遥相呼应。历经百年风霜的海关大楼见证着三水口岸贸易的繁华,在静默中等待我们发掘曾经的传奇。
德庆悦城龙母庙
从三水出发,我们的大巴车沿西江北岸一路西行,来到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的龙母庙,它全称“三江水口龙母祖庙”,此庙背后群山环抱,东侧的悦城河在此汇入西江,上游不远又有南山河汇入西江。自古以来,无论农耕灌溉、洪水泛滥,还是西江商贾往来,这里都是重要节点,由此促进了龙母文化的兴盛。
龙母的传说由来已久,传播甚广且版本各异,其中不乏神话故事元素,虽然如今难以切实考证,但也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虔诚与诉求。
龙母庙有“神”、“绝”、“巧”、“灵”四大特色。“神”是“西江神源”;“绝”体现在庙宇的建筑上,经水灾而不受沾染;“巧”在于庙内雕刻艺术巧夺天工;“灵”为龙母灵验。走进龙母庙,我们被其建筑工艺深深震撼。雕龙圆柱下垫着石墩,青砖砌成的墙整齐流畅,瓦筒瓦片坚固发亮。庙宇顶部,青色的瓦片屋檐边、门墙顶,立着数不胜数的雕刻品。
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人们奉龙母为“水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母性崇拜——“龙母文化”。龙母文化引领着西江流域的人们在此生息、繁衍和发展,庇佑人们家宅平安、风调雨顺,其影响遍及西江流域及之外的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
多彩的雕塑与庙宇建筑相得益彰,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穿梭在这座庙宇之间,我们不由得想象曾经来往商贾旅人内心的祈盼,以及如今前来祭拜人群的虔诚。
为期两天的考察,揭开了华南口岸贸易考察的序幕,使得我们对晚清广东通商口岸贸易的发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省城广州、三江汇流的三水与西江贸易节点的德庆,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货物集散的贸易需求。近代以来,广州和三水先后成为条约通商口岸,德庆也成为次级口岸——旅客上落点。繁荣的口岸贸易加速了城市近代化进程,也加快了人们商旅与生活的节奏,广三铁路就是水路时代向铁路时代发展的标志。长期繁荣的口岸贸易和巨大的人员流动,使地方性的水神信仰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一个文化符号。从历史悠久的龙母庙以及热闹的龙母诞等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龙母信仰对西江流域、省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华人社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信仰背后的商贸往来与文化认同。
撰稿 / 查佳丽、罗方颖、苏绮倩、汤品洁
供图 / 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课程组
编辑 / 晁锦翔
初审 / 朱坤容老师、李爱丽老师
审核 / 徐翠丰老师
审核发布 / 杨元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