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史而上,顺水而下:“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桂林、梧州、罗定修学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山先生革命精神,在孙中山基金会的资助下,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与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联合开展“孙中山与中山大学”实地修学活动。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元红、赵立彬教授、李欣荣副教授、张文苑老师、广东省社科院李振武研究员、刘世红助理研究员及两单位的本、硕、博学生一行26人,于2021年7月25日至31日前往桂林、梧州、罗定等地,一路追寻孙中山先生自广州溯江抵梧州进至桂林的足迹,实地考察了近代革命史与区域史相关史迹,同时注意搜集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西迁办学的地方文献资料,并注重加深与各地中大校友的联络交流,开展口述访谈活动,收获满满。
一、孙中山在广西的革命史迹
7月30日,考察团来到孙中山出巡广西的第一站——梧州。梧州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为广西的“水上门户”。
1921年10月17日,孙中山抵达梧州,在当地召集各界人士,发表北伐演说,随即前往南宁,与陈炯明共商北伐大计。然而,陈炯明态度模糊,会谈未果,孙中山只好于29日折返梧州,等待陈的答复。期间,先生在当地积极宣扬革命,关心民计民生,为梧州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伴着煦日和风,师生们来到梧州市中山纪念堂参观。该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奠基的中山纪念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时任梧州善后处处长的李济深随即倡议筹建中山纪念堂,于次年元月举行了奠基仪式,1930年,纪念堂顺利建成。在参观中,我们注意到“中山”二字被巧妙地融合进纪念堂的立面设计中。站在长阶之下向上望去,整栋建筑呈“中”字,略去台阶不看,建筑则呈“山”字。
在纪念堂内,考察团详细观看展陈内容,深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驻节梧州时开展的主要活动。
孙中山曾多次发表演讲,倡令党员宣传革命主义,发展民治。同时,他还实地考察民情,根据当地情况调整经济政策。当时梧州市面上流通纸币太多,导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孙中山得知后,立即下令当局停止发行纸币。他还曾视察梧州长洲等地,提议将抚河末流改道,填平原来的河道,使梧城同河西三角嘴一带连接成片,拓展梧州城区,为当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具体规划。
追寻孙中山先生的足迹,考察团一行人来到平乐,参观当地的粤东会馆、中山公园等地。
1921年11月15日,孙中山离开梧州,北上桂林,于27日途径平乐,与时驻平乐的将领李烈钧会面,商谈北伐军事计划,并会见了平乐县县长及各界代表,商讨征剿和招抚当地土匪事宜,维护地方治安。当天,他还曾应邀来到粤东会馆,参加平乐县广东籍商人举办的欢迎会,并与胡汉民在此发表演讲。
粤东会馆南临漓江,由平乐的广东籍商人于清顺治十四年发起兴建,是广西最早兴建的商业会馆之一。考察团了解到,2015年时,当地举办妈祖文化节,将妈祖迎奉至此,会馆自此变作当地的天后宫。在会馆的墙壁上,大家发现了《奉宪永禁赌博》《重建观音堂》等碑文,通过涂抹面粉,石碑字迹稍显清晰。师生们现场研读碑文,了解平乐的社会风俗与历史变迁。
考察团随后来到了平乐县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原为平乐县文庙,修建于宋徽宗宣和二年,一直保持着春秋两祭。直至1925年,文庙被辟为学校。后来,平乐人民为了纪念孙中山莅临平乐,将其改建为“中山公园”。
在阳朔,考察团继续踏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踪迹。1921年11月28日,孙中山船队自平乐启程,溯江而上,次日抵达阳朔。师生们行至阳朔西街,路过画家徐悲鸿、张大千的旧居,来到孙中山曾经在阳朔的演讲处。
当年,孙先生在阳朔码头下船,受到当地知事及各团体代表的热烈欢迎,随后,他在码头附近发表演讲:“粤军回粤,除去违背民国之强盗,为时不过月余。再观粤军援桂,扫清盗窟,以广西还于广西人民之手,亦不过五十日。更可推想,此次大军北伐,扫除盗据民国之亡清余孽,而恢复全国真正共和,亦当无难事也!”,表达出对北伐的信心。
大家了解到,孙中山还曾为阳朔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阳朔人民应改变交通不便之状况,并开矿、造林、种果木,振兴各种实业,努力开发富源。孙中山先生遗风、遗泽,值得我们思慕与怀念。
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考察团乘舟泛于漓江之上,赴兴坪渔村考察。
1921年11月29日,孙中山先生率船三百余艘沿漓江而上,途径兴坪渔村,在此停宿。渔村后山有一座天水寨,建于清咸丰年间,周围皆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孙中山得知其存在后,随即率众人舍舟登岸,前往查看。当时,清末丁未举人、村民赵元杰正带领自卫团三十多人据守天水寨,得知孙中山的到来,便派赵元炯为向导,领其上山,陪同游览、参观。
2004年,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在孙中山登岸之处立碑纪念。
师生们从孙中山先生系舟处登岸,进入渔村。村中屋舍依旧保存完整,建筑皆为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样式。跟随当地人的指引,大家参观了过去地主家的屋宇。比之寻常人家,这些房屋门墙较为高大,布局讲究,有雕饰精美的瓦当和飞檐。在村中行走,偶尔会看见墙上残留着五十年代写就的红色标语:“提高生产粮食高峰”“让蚊子断子绝孙”。此外,在一户村民家中的墙壁上,我们看到了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在此地观光的多幅留影。小小渔村,留存了多个时代的历史剪影。
1921年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在此设立北伐大本营,以便领导西南各省的革命发展。
2021年7月26日,考察团来到漓江西岸的靖江王府。
明洪武五年,朱元璋将自己的侄孙朱守谦封为靖江王,于桂林独秀峰下修建靖江王府,望其能翼卫皇室,巩固桂林这块西南要地。顺治七年,王府被清定南王孔有德占据。两年后,孔有德遭南明农民军围攻而败,自焚于王府,王府随之化为灰烬。顺治十四年,该地被建为广西贡院,桂林科举文化遂逐渐兴盛,至道光、光绪年间,还曾传出“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佳誉。
在广西师范大学陈国保老师的陪同下,考察团进入王府,考察中山先生的历史足迹。
考察团沿着中轴线来到王府的寝殿——国学堂,殿前竖立着一块石碑,正面刻着“孙中山先生驻节处遗址”。
在此,孙中山以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召开军事会议,公布会议条例,准备于明年春日入湘北伐。当时,驻扎在桂林的有粤、桂、滇、黔各军,这些军队关系复杂,常有矛盾,为此,孙中山特意作了有关“军人精神教育”的演讲,勉励各军团结一心,造成光辉之革命。驻桂期间,孙中山还曾电令广西各方整顿吏治、肃清土匪、约束兵士,抚慰地方民众。1921年12月1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共产党员张太雷的陪同下,专程从上海到桂林会见孙中山。在会谈中,马林就中国革命问题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谋求国共合作三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孙中山的认可,开启了其联俄、联共的历史转折。
绕过黄墙青瓦,考察团来到王府的独秀峰山脚处,一座巍峨的中山纪念塔屹立在此。
1925年3月,白崇禧在柳州打败滇军,回师收复桂林。此时,孙先生在北京逝世,桂林知事李任仁向白崇禧建议在桂林王城修建中山纪念塔,以缅怀中山先生和纪念广西统一。
在桂林,考察团还参观了白崇禧公馆、李宗仁官邸,增进了对两位将领的了解。
1923年,白、李二人在广西的势力逐渐崛起,并与广州大元帅府建立了联系,加入国民党,得到了孙中山的助力。1924年,白崇禧、李宗仁等部成立“定桂讨贼联军”。次年,孙中山令李济深派出军队,支援两人与沈鸿英的决战,至3月,旧桂系覆灭。统一广西后,二人表露出支持北伐的意愿。1926年7月,李宗仁、白崇禧率军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促进了北伐的成功。
二、梧州、桂林、罗定的历史遗址考察
漫步于梧、桂两城的历史遗址之间,考察团不仅领略了孙中山革命征途的波澜壮阔,还感受到该地在历史长河中的动荡兴衰。
在梧州,师生们参观了梧州市博物馆、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陈列馆、李济深故居、蔡廷锴故居及其父母墓。
在梧州市博物馆,考察团有幸邀请到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为我们讲解。借助展陈,彭会长向大家梳理了梧州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人物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到梧州在岭南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考察团参观了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陈列馆,通过展陈了解到近代梧州人民捍卫领土主权的抗英历史。
清光绪二十三年,英帝国主义借《中英续订滇缅条约》附款专条,强迫清政府将梧州辟为通商口岸,随后在白鹤冈上建起领事署,并在白鹤山竖起地界牌,将整座山划为其势力范围。面对英国的侵略,梧州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25年,“五卅”“沙基”惨案相继发生,梧州人民反帝的情绪更加高涨,组织各界对外协会,至梧州善后处及广西交涉署请愿,各校学生也举行示威,要求取消外国在梧州的特权。6月25日,示威声势愈烈,英国驻梧州领事署人员仓皇逃往香港。至1928年,时任广西省主席的黄绍竑与英交涉,赎回梧州英领事署这一屋址,从此,英国政治势力退出梧州。
李济深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3年,曾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走上反蒋抗日的道路。
走进故居,考察团发现这座充满地方建筑特色的宅院,还兼具军事功能,四周设有炮楼,墙体有射击孔,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的炮楼踏步相通。这或许与李济深在故乡的抗日活动有关。
1944年桂林沦陷以后,李济深回到旧居,组织民众抗日武装,并与一批爱国文化人士于此处组织起“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活动。
罗定是蔡廷锴将军的故乡。在蔡廷锴故居,大家通过展陈了解到蔡廷锴将军的人生历程。
蔡廷锴出身行伍,1930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在淞沪抗战中奋起抵抗日军的侵略。1933年,蔡廷锴痛恨蒋介石对日的不抵抗政策,与李济深、陈铭枢等人发动福建事变,实行抗日反蒋,失败后出洋游历,一直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1946年,蔡廷锴与李济深等人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宣誓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
考察团还来到了蔡廷锴父母墓处。墓后立有牌楼,题有“生我劬劳”四字,表露蔡廷锴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牌楼后方则为李济深所题的“山河并寿”。途中,赵立彬教授与徐子明馆长就蔡廷锴父母墓地的申遗问题进行了探讨,将考察教学与遗址保护工作结合进行。
在桂林,考察团沿湘江而行,感受桂林红色文化,考察了湘江战役纪念园、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展馆通过文物、文献、绘画和数字展品,再现了1934年11月,红军抢渡湘江,突破敌人封锁线的壮烈场景。在参观中,师生们无不感受到革命先辈奋不顾身,不惧困难的长征精神,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红军烈士们致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铭记先烈的革命精神,让信念之光照亮我们新的长征路。
其后,考察团参观了桂林市七星岩革命烈士墓。桂林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就葬于此墓。
1944年,日军进犯桂林,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国民革命军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带领着官兵,与日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一三一师三九一团官兵退至七星岩,坚持抵抗,其后遭到日军毒气攻击,800余名官兵壮烈牺。
站在七星岩前,身处红色历史的实境,烈士们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给予我们心灵极大的震撼。
考察团还漫步于山水、园林之间,感受桂林秀丽的山光水色与醇厚的人文底蕴。
在灵渠,师生们依次参观了访古堂、美玲桥、四贤祠等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南征百越,岭南崎岖的地形使秦军粮草运输困难,为此,秦人修筑拦河大坝,用以分水、堵水、抬水,解决水位落差问题,以灵渠沟通“湘、漓之间”,形成畅通的“粮道”。灵渠通航后,秦兵即攻克岭南。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为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往来,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四贤祠,考察团注意到祠外则有两块奇碑引人注目,其一是乾隆十二年所刻《四贤祠新装水神碑》,此碑奇在竟被一棵近八百高龄的重阳木横吞进去三分之一,形成“古树吞碑”的奇景。另一块是当地百姓于民国五年为时任知事的吕德慎所立之劣政碑,碑文曰:“浮加赋税,冒功累民”。“赋税”的“税”上多刻一点,意为“税收繁多”;“民”字有一缺口,寓意吕德慎不得民心;此外,这里还有不少碑刻,为我们深入了解灵渠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桂林佳境,一园看尽"。考察团慕名前往雁山园。雁山园始建于1869年,初为广西桂林士绅唐岳的私人园林,1911年,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买下了这座园林。在百余年时间里,雁山园历经战火而屹立不倒,孙中山、蒋介石、康有为、李宗仁、郭沫若、梁漱溟、林森、胡适、马君武、周恩来、朱德、靳羽西均涉足此地。
信步雁山园,绕过碧云湖畔,考察团偶然来到了一个名为“红豆小馆”的小院。据园区内标注的介绍,此处正是陈寅恪先生于1942至1943年执教广西大学期间的住所。然而,根据考察团成员的考证,“红豆小馆”作为“陈寅恪故居”的疑点颇多。追溯史源,陈寅恪先生的夫人唐筼为追忆在桂期间的生活,曾写下诗作《忆故乡二首》。在序言中,提及陈寅恪先生在任教广西大学的一年中“前半岁居良丰山中,后半岁迁入校内宿舍,即半山小筑也”,在《忆半山小筑》一诗中,唐筼对住所的环境进行了描述——“半山有屋两三椽,临近桃源傍水边”。唐筼笔下的“半山小筑”并非“红豆小馆”,这在一则有关陈寅恪女儿们重返故居的报道中已有呈现。在探访雁山园时,三姐妹对“红豆小馆”充满疑惑,直至花神祠前,三姐妹才找回故居的熟悉感。
园区内的介绍为何会将“红豆小馆”与“半山小筑”混为一谈?这或可从唐筼的诗中找到线索。唐筼曾为《忆半山小筑》作注称:“红豆树,桃源洞口有红豆树二株,大者高十余丈。闻七年一次开花结子,即相思豆也。树旁有屋数椽名‘红豆院’,为教职员宿舍,家各一室。”由此可知,与“半山小筑”一样,“红豆小院”确实也曾是广西大学在雁山园办学期间的教职员宿舍之一。而因钱柳之故,陈寅恪先生早已与红豆结下不解之缘。陈氏有意笺释钱柳因缘诗,著成《柳如是别传》,在序言中便自称曾在昆明购得钱氏故园中的红豆,随身携带近二十年,并写下《咏红豆》一诗。或正因如此,同为当时广西大学教职员宿舍的“红豆小院”才被附会为“陈寅恪故居”。
此次访古未能得见陈氏故居真容,殊为遗憾。然在红豆小院中,我们却也别有发现,意外访得胡适先生与此处的诸多渊源。小院中一巨石上刻着胡适的题诗:“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下相思洞。三年结子不嫌迟,一夜相思叫人瘦。”
1935年初,胡适先生因接受香港大学的名誉学位,得以第一次南游并在广西停留了14天。《南游杂忆》中记录下了胡适先生与雁山园中红豆的一段缘分。在由阳朔返回桂林途中,胡适受邀在良丰的师范专科学校讲演。讲演完毕便在校长及教员陪同下携汽油灯夜游雁山园,并参观了红豆树,得到同行沈教员所赠之红豆。在游岩洞时,胡适更是在同行教员的提议下为当时无名的岩洞取名为“相思岩”以作纪念,此名是他联想到岩下的相思红豆树而得。而红豆树下石碑所刻之诗,实际是胡适次日在飞机上想起那处岩洞,戏仿山歌为“相思岩”题寄的诗句。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陈寅恪先生在《咏红豆》一诗中如是写道。雁山园中的红豆,让陈、胡两位先生在这一空间奇妙相遇。前者因红豆被误认故居,后者因红豆为岩洞取名题诗。红豆小院中竟也藏了诸多罕为人知的新奇逸事。
三、县志、档案中的历史记忆
地方志是记录社会民间生活的文本,也是地方官绅构建地方文化形象,展露话语权力的重要平台,对研究地方历史有重要的作用。
7月29日,在平乐图书馆,考察团惊喜地发现了于民国二十九年编纂而成的《平乐县志》。该县志分为上下两册,记载了平乐县从汉永初年间至民国二十五年的历史,包含地方沿革、职官、宦绩、名胜、艺文、灾异等内容,记叙较为详实、丰富,是研究平乐县民国地方社会的重要史料。
7月30日,考察团来梧州市档案馆,受到宁波馆长和黎明副馆长的热情接待。馆内资料保管齐全,整理有序,藏有苍梧县政府、梧州市民国档案汇集、梧州市警察局、广西省保安第八团管区、广西高等法院第二分院、苍梧县地方法院、梧州海关、梧州民国时期人物档案汇集、苍梧县总工会等卷宗,内容涉及民政、军事、党部、教育、科技、经济、司法、基建等多个领域。同学们分工合作,在赵立彬老师、李欣荣老师的指导下,查阅档案目录,调取档案。在查阅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广西地区的革命历史资料,其中记载了广西农民的实际情况、梧州市的农民运动、中共南方局关于整理各地党组织的指示等内容。在查档之外,馆长向我们展示了广西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广西梧州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书,该书利用了大量梧州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料以及丰富的访谈材料,展现了抗战时期梧州市所经受的战争苦难。
四、中山大学的抗战西迁与续缘广西
寻访中山大学过往的车尘马迹是本次修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团一行通过口述访谈与田野考察活动,拾起中大校史的点点滴滴。
抗战时期,中大在战火纷飞中几度迁徙,罗定是中大最初的选址之地。
2021年7月31日,考察团驱车来到罗定,在罗定市博物馆副馆长徐子明与罗定市文广旅体局文物部负责人黄东成的陪同下,追寻中大在烽火中办学的履迹。
1938年10月,日军逼近广州,各高校及中学纷纷计划迁徙,中大决定迁往罗定。选址罗定有几点考量:其一,罗定地理位置特殊,是粤桂交汇之处,也是连接广东和西南大后方的枢纽;其二,当地物资补给较为丰富,有百余家火柴厂,能较容易地满足学校的照明需求;其三,罗定是蔡廷锴的故乡,在当地负责维持治安的士兵原系十九路军的战士,他们英勇杀敌的威名传遍四方,这使罗定享有较安定的环境。1938年10月19日至20日,中大开始安排师生乘船西渡,并分批押运校内公物,至十月底全部运抵罗定。
中大将研究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图书馆安置于罗镜镇。罗镜镇曾是明清时期罗定州管理南部数镇的分州,比一般的镇层级高,也更为繁荣。站在罗镜人民广场上,向后望可以看见绿树远山,向前看则是一条笔直的路,两侧有座座骑楼。徐子明馆长告诉我们,这一广场就是以前中大文学院的办学旧址。当年,这里地形较开阔,又正处于罗镜的墟市,周围商铺林立,附近还建有蔡廷锴所办的民众图书馆,这为中大的办学和师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之后,考察小队在徐馆长等陪同人员的指引下,去到了东山祖庙,此处同样因庙前有较宽阔的广场,便于盖大棚以设立教学处,而成为中大当时的办学点。
下午,我们驱车前往位于罗定市北关里的罗定学宫。当时,农、医、法三学院,及学校总办事处皆安置于罗定城内。罗定学宫也是中大以前的办学地之一。学宫本为当地的文庙,始建于清顺治四年,之后不断修缮、扩建。学宫前立的灵星门为花岗岩四柱三门石牌坊,高台阶,四柱高大,石鼓夹抱,石柱顶饰独角怪兽“辟邪”,表现了祭祀的最高规格,其核心建筑为大成殿,内供奉有孔子的神龛。中大迁至罗定后,在学宫外设立教学处,并在学宫内设置了一部分校舍。从罗定学宫向西南走,便可见云龙书院旧址,中大校长邹鲁曾在此处居住,如今,书院的建筑已被用作酒厂和䜴厂,只余沉默的灰墙见证着中大办学的痕迹。
中大在罗定的办学仅持续短短两个月。1939年1月,由于罗定经常受到日军轰炸干扰,城中又汇款不便,中大的教学困难重重。经过几番考量,中大最终决定另迁云南澄江。中大等院校在罗定的办学时间虽不长,却对当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抗战期间,当地文化教育水平曾一度突飞猛进,其文化生活也变得繁荣丰富,影戏之放映,话剧之公演,书画金石等展览,蔚然可观。
寻访中大办校足迹的途中,我们参观了陈福初万福堂。这座民国建筑为十九路军上校后方主任陈福初建的骑楼商铺。在当地的保护下,这座高楼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呈现出前为商铺,后为住房的使用结构,在屋内,暗绿色的法国进口玻璃光泽依旧。我们还来到了当地人取用生活用水、买卖货物的大埗头码头,去想象、触碰当时中大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隅。
在广西桂林、梧州,考察团与当地中大校友进行了联络交流,开展口述访谈,受益匪浅。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孙劲草教授是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的百岁系友。2021年7月27日,考察团本欲前往拜访孙教授,但因其身体原因,计划搁浅。在桂林的七星岩下,杨元红书记和李欣荣老师通过手机视频的访谈方式,对孙老师进行了访问。在访谈中,孙老师简单回忆了以前在中大的学习情况,以及来到桂林工作后的情况,并问候了与其熟识的胡守为教授。孙老师声音依旧洪亮,据其自述,他每天仍坚持读书写作,作息规律。前辈这种勤奋踏实的治学精神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大为感动。
7月29日,考察团拜访了中大梧州校友会,并了解了一段中大在梧州的办学往事。1985至1987年,中山大学与梧州市委在梧州创办了中山大学梧州政史班,留下了改革开放初期在梧办学的历史印记。
随着日落西山,我们到达了梧州市。中山大学梧州校友会的成员毛廷贵、李丽月、邱洁玲一行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随后,中山大学梧州校友会成员和考察团成员举行了座谈会,畅谈中山大学与梧州的历史渊源。
李丽月、邱洁玲两位学姐就读于梧州政史班。她们谈到,1985年中大在梧州的办学不招应届生,而是直接与政府对接,由政府委托中大联合培养,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当时有一千余人应考,最后只有八十二人被录取。政史班以工龄长短划分为两个班,工龄三年的同学进夜大班,工龄五年以上的则进干部进修班。授课老师都是中大的老师。他们从广州坐船,溯江而上,来到梧州授课。政史班的同学毕业后,多去了公检法、教育局等机关单位,为梧州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透过两位师姐的讲述,我们看到中大教育对地方人才培养、社会建设、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桂林、阳朔、平乐,至梧州、罗定,在这为期七天的修学行中,考察团跨越时间的维度,追寻着孙中山的革命履迹,挖掘着中大办校的点滴,也触摸着各地深厚而多层次的历史记忆。
行走之中,我们深入历史现场,实地调研了沿途城市的人文风貌、历史遗迹,同时收获了大量的碑刻资料,阅读了不少人文记载,将历史环境与文本材料结合起来,对桂林、梧州等地的革命史、区域史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与此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考察途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史料,相互辩难,以求真的态度严谨地考证,努力践行着历史学的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
[1]谷小水著,桑兵等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第七卷 1920.1-1921.12),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2]谷小水著,桑兵等编:《孙中山史事编年》(第八卷 1922.1-1922.12),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3]陈寅恪著:《陈寅恪集·诗集(附唐筼诗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4]陈寅恪著:《柳如是别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5]邓祝仁:《陈寅恪先生的三个女儿重访桂林》,《桂林日报》,2017年12月7日。
[6]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易汉文主编:《中山大学编年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年。
撰稿 / 社科院日志小组、中大历史通讯稿小组
统稿 / 王子木、龚苗
编辑 / 镇鑫
供图 / 社科院日志小组、中大历史通讯稿小组
初审 / 周慧春老师
审核 / 徐翠丰老师
审核发布 / 杨元红老师
具体撰稿名单:吕乐奇、刘露瑶、丁帅东、张智鹏、谢田田、冯小婷、欧阳建华、蒲欢、袁兵根、赵葭莹、石晓玲、李艳、王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