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Day3|体察华侨华人历史脉络
11月4日,离开广州的第三天,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实践课程的师生来到台山,对梅家大院、海口埠、浮月村洋楼群、公益埠这几个地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体察华侨华人历史脉络。
第一站|梅家大院
考察的第一站是梅家大院,即汀江墟华侨建筑群,它位于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1931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联排商铺呈回字形排列,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的空地,俨如一座大型院落,因梅姓家族资本占优,故有“梅家大院”之称。
这些建筑的艺术风格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灵感来源于各业主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有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传统的建筑艺术。
除了建筑外形上的西化,梅家大院(汀江墟)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十分具有近代化特色。在建立墟镇时,该地引入了股份制管理模式,梅、丘、曹、江、伍、黄、张等家集资104股,并制定了《汀江墟招股开办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章程》,对墟集市政管理、商务活动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建筑在昔日大多是商业活动的行铺,如药材铺(见图3)、木材铺(见图4)、商号银号(见图5),如今,半数建筑处于荒废状态,半数以杂货店、旅游商铺和小食店的形式维持经营,但经营者不全是业主,不少人来自广西农村,以十分低廉的价格租住这些房屋。
在考察中,老师提醒我们注意,尽管发达的水系为梅家大院(汀江墟)的商业兴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优越的地理位置也需要其它社会因素的联结,因此梅家大院的衰落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引发了同学们思考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究,一些同学认为与1998年洪水的有关,水灾造成了墟镇的衰落;一些同学结合这一地区商业的特性,认为梅家大院现代化的商业集市不符合传统乡村社会的形式,竞争力反而不如传统的坐商;还有观点认为当地的商业衰落与侵略战争有关。在当日的学术讨论环节中,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出,老师提醒我们注意过去和当下是存在隔阂的,理解梅家大院的兴衰,要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
同时,老师还提醒我们思考墟镇开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如股权收益、租金收益和政府税收之间的分配与协调。
第二站|银信博物馆
随后我们乘车来到海口埠。海口埠也是100年前兴建的以骑楼为主的商埠,一条主街,两侧商铺联排。相比梅家大院的保持旧貌,海口埠的主街建筑已修葺翻新并兴建了银信博物馆。博物馆的主展厅内设置了圆梦之旅、银信递送、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六个展陈板块,展出了千余张银信,还有反映近代华人在海外奋斗,支援祖国建设的图片,讲述了台山乡亲“海外奋斗故事”。
丰富的展陈让我们接触到侨民海外生活的真实材料,对当时侨民出国的状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生活所迫,乡亲们奔赴海外讨生活,为凑足旅费,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出现了不少“赊单华工”。他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维持温饱,勉力储蓄。他们不能经常返乡,也无法携带家眷同往海外,两地分隔,更加重了他们的乡土情怀。源源不断的银信汇款,不但奉养着家中老幼,也支援着家乡的建设。
博物馆所收录的台山侨乡社会的种种资料,也让我们对当地特有的侨乡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比如,为了方便大量银信、侨批的兑换,当地开设了不少的商号、金铺银号,邮政事业也取得了蓬勃发展(见图6);当地人为了更快融入海外社会,编写了台山话标注的英语初级教材(见图7);一些移民也往往在家信中传播移民相关的知识。
晚间讨论时,老师还带领我们解读了船期广告等史料(见图8),了解华侨往返时搭乘的航运公司的客轮、航班、票价和中途站点,以及最终的北美目的地。在老师们的启发下,我们还思考了水陆联运、香港的中转地位等问题。
第三站|浮月村洋楼
浮月村,位于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是台山典型的一座近代村落,占地50亩左右,村中如今居住着约300人,在历史上却有1500多人移居海外。浮月村建立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清光绪初年建成的说法,也有人认为建于乾隆年间。
浮月村因为村里的15座洋楼而闻名遐迩,这15座洋楼为旅居海外的华侨于民国时期(1917年至1936年)修建完成,田园风光与洋楼建筑相映成趣,形成浮月村的独特风光。这15座洋楼各有其名,除了中山阁外,多以楼主的名字进行命名,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姓“陈”。陈氏家族始自南雄珠玑巷的猷翁公,传至二十世良策公时始至浮月开基立村,如今村里仍有一座始建于光绪三十年的“辅世陈公祠”。
而这15座洋楼也如其名称所言,十分洋气。它们通常都3至4层高,作为居庐,楼主还是颇为讲究实效的,最突出的就是其防盗功能。底层窗户狭小,安装有粗大的钢筋铁枝,楼上建有开有枪眼的角楼“燕子窝” ,四周围有或大或小的庭院,院子里还建有厨房和杂物房等。不过作为洋楼的“标志”,最抢眼的还是楼上立面那些洋气十足的建筑设计——宽阔、舒展、典雅、气派,或单面券拱敞廊,或飘出阳台四面回廊,廊间多呈列柱式,两柱之间形成半圆形拱窗,山墙上还镌刻着复杂的几何图案,楼顶则多建有穹顶式凉亭,凸显了古希腊、罗马、爱奥尼克等西洋建筑风格。
尽管如今这些洋楼多已凋零或遭弃置而风光不再,但是与邻村低矮的青砖瓦房相比,仍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味道,一如村口牌楼上的那副对联所写,“浮云露凤阁,月殿现龙楼”。
我们发现,中西交融体现在在侨乡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筑、语言、服饰、民俗、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建筑上,随处可见的“骑楼”,原是地中海沿岸的建筑,防晒防雨,便于经商;碉楼,因主人侨居不同国家,导致风格各异,有仿意大利穹窿顶式、仿英国寨堡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仿中亚伊斯兰教寺院穹顶式;思想观念上,侨乡接触西方资本主义较早,与非侨乡地区相比,重商色彩明显,强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迁延至今,形成了敢为天下先的侨乡创业文化。
第四站|公益埠
下一站,师生前往台山公益埠考察。公益埠是位于台山市大江镇北部、潭江南岸的商业性侨资墟镇,占地0.33平方公里。1904年,斗洞堡沙冲村归侨伍于政联络附近乡绅成立埠董局,计划于潭江边建立新埠,并在旅美华侨的资金支持之下,按照纽约的城市布局规划进行修建——以9条笔直的骑楼街纵横贯通全埠,整体呈繁体“無”字形,1908年正式建成,取“公共得益”之意。因为街道规划与商业繁荣,公益埠有“纽约街”之名。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公益埠与此前参观的梅家大院、海口埠等相较而言,其发展更为繁荣。经师生讨论,认为其繁荣与交通因素有关。一方面,公益埠是新宁铁路的中转枢纽,新宁铁路(见图12)建于清光绪年间,由广东新宁(今台山)旅美华侨陈宜禧主持建造,1909年通车;另一方面,它地处潭江水路运输枢纽,此种铁路、水路联动而成的强大的交通网络辐射力,是公益埠长期繁荣的重要因素。
在公益埠,师生重点考察了胥山纪念堂(见图13)。该纪念堂正门正对潭江,10根希腊式的爱奥尼亚柱分立于拱形大门两侧,拱形石门贯穿两层楼;教学楼9个角上,分别建有一个中式绿瓦攒尖金字凉亭,顶部前面为西式拱形圆顶大钟楼;红楼顶部后面为中式传统金字更山顶。
据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越华中学旧教学楼的胥山纪念堂,原为伍氏宗亲为纪念先祖伍子胥而建,建祠办学集于一身。1926年,伍于政、伍于翕、伍理周等开始筹建胥山纪念堂,他们奔赴美洲、南洋、港澳等地捐款,共筹集建校白银24万元。纪念堂1928年春奠基,1930年竣工,1931年6月6日,胥山中学揭幕办学, 招收伍氏子弟读书。1939年成立“广东省立中区临时中学”,后几经更迭,定名为越华中学。
因此,胥山纪念堂与此前考察的开平市风采堂余氏宗祠存在共性,一方面为华侨建设家园的表现,另一方面亦为余氏、伍氏用以凝聚宗亲力量、乃至攀附别宗势力,建构同姓社会网络、提升经济政治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考察过程中,师生就1945年9月28日江门日军投降仪式签字具体地点产生观点分歧。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及后世影片资料,地点为胥山纪念堂一楼大厅;而据胥山纪念堂二楼陈列的照片史料,地点为胥山纪念堂二楼。关于此问题的史料来源可靠性、真伪鉴别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另外,关于公益埠的埠务管理与社会阶层问题,据黄海娟的论文《清末民初粤省墟市商埠的绅商关系——以台山县公益埠为例》,公益埠之埠务管理的主导权存在绅商阶层的交替现象。原初埠务管理由士绅阶层主导,即由伍于政联合公益附近各乡族士绅成立埠董局、集资募股修建并主持管理;而至清末新政后,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新宁铁路发展等因素影响下,商董在抗衡绅董势力过程中逐步取得优势,商人阶层渐而取得埠务主导权。
通过今日的考察,我们对华南地区以梅家大院、海口埠、浮月村洋楼群、公益埠为代表的侨墟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在墟镇商业开发过程中,“小政府大社会”的现象尤为明显,台山、开平地处偏远,在清末民初政府弱势的局面下,地方的民间资本、宗族网络、士绅阶层、华侨群体承担了集资开发的主导。另外,墟镇兴衰与地理位置、水陆交通网络、产业模式、外来侵略、自然灾害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银信史料所反映的侨乡文化则具有亦中亦西、土洋结合的双重特性,华侨部分地保留、坚守着华人根性,又部分地涵化于他者文化、构建跨国认同。在其后的考察中,师生将继续探寻侨墟文化,希望能有更多的发现与进一步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台山侨墟文化》
[2]黄海娟:《清末民初粤省墟市商埠的绅商关系——以台山县公益埠为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0卷,第1期,第6-10,93页。
撰稿 / 郏浚如、苏艳芳、吴濬宇
编辑 / 赵晓婧
初审 / 李爱丽老师
审核 / 安东强老师
审核发布 / 龙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