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Day2|归潮余声:华侨华人与开平碉楼
一、考察记闻
2020年11月3日,历史学系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组进入了第三天的行程,师生一同前往开平自力村碉楼群、立园、马降龙古村落、开平市博物馆进行考察调研。
自力村碉楼群坐落于稻田与荷塘之间,与传统民居和谐分布,错落有致。碉楼多为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其风格中西合璧,且重视军事防御功能。以“铭石楼”为例,其主楼高五层,有高墙、铁门铁窗、“燕子窝”暸望塔以及逃生窗等,其中“燕子窝”暸望塔为碉楼顶层四角向外悬挑的实体环形结构,外墙有“丨”型射击孔;楼顶中央还筑有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体现了碉楼集防御、居住于一体的特点。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修建的花园别墅群,于20世纪20、30年代陆续兴建完成。它将古典园林韵味与欧美时兴别墅建筑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中式黄墙绿瓦飞檐斗拱、欧美式窗户与古罗马式廊柱融汇于一园之中,别墅、花园、运河相结合,使立园成为近代侨乡园林式建筑艺术的典范.
别墅室内装饰花纹多采用西式风格,兼采岭南文化建筑特色;家具多为进口“洋货”(如留声机、壁炉、浴缸、抽水马桶以及自来水水泵),体现出日常生活的“奢华”,这也能看出立园相较于其他碉楼群,更加强化居住功能。
马降龙古村落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碉楼与庐错落竹林间,宛如世外桃源。该处碉楼群亦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因多发水患,在设计时兼顾防盗与防洪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考察的骏庐、林庐,其主人房皆位于进门右侧,面对灶台,这与传统民居的布局有所区别。此外,庐内还设有“天井”,但未开天窗,我们猜测其功能是搬运家具,而非采光。
开平市博物馆陈列了开平历史文化展览,主要内容为华侨华人史和碉楼的基本介绍。通过该展览,同学们得以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对华人华侨史有了更全面的体会。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后续研究探讨的内容,诸如“口供纸”(应答美国移民局官员盘问的资料)的流传、华侨在侨居地的“抱团”(如唐人街、侨团)以及银信对侨乡的影响等问题。
经过考察,同学们对于“华侨华人史”视野下的开平碉楼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晚间讨论时,师生就开平碉楼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考察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与思考,也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碉楼简考
1、碉楼的起源及其功能:
开平碉楼兴起于明朝后期,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碉楼为赤坎镇三门里的迎龙楼,建于16世纪60年代(明朝嘉靖年间)。在最初的建设图景中,碉楼适应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低洼地势引发的洪涝问题,呈现墙体厚实坚固、楼层较高的特点;又因为开平地处偏僻,山岭纵横,政府管制力量薄弱,社会治安不靖,居民被迫筑楼自保。
碉楼按照使用功能的区别,可分成如下类别:防住结合的居楼、立于村口或村外具有警备功能的更楼、早期多人合资兴建的众楼、经营生意的铺楼和用于教育的学校碉楼等。总的来说,碉楼主要有两大功能:军事防卫与日常居住。不同时期修建的碉楼,强调的功能有所区别,如自力村修建于1925年的“铭石楼”,重视防卫功能,而建成于1936年的立园则更加强化了碉楼的居住功能,这也体现了二者修建的时代背景不同。
2、开平碉楼修建的高峰及其出现的原因
开平现存碉楼为1800余座,其中约六分之一建于清朝后期,约三分之一建于1921年至1926年间。我们对清朝后期第一次修建高峰的成因有以下分析:其一,清朝后期地方治安问题的突出,土客械斗(当地人与客家人之间的武力冲突)在19世纪40-90年代持续存在,而19世纪60年代爆发的红巾军起义也造成地方不靖;其二,清末因中央政府的统治能力有限,出现了武装的地方化趋势,地方需要发挥自卫功能。地方居民自发修建碉楼以“保村护乡”是该时期碉楼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民国年间碉楼修建高峰出现的原因,我们认为:其一,美加等国于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排华浪潮仍在延续,激发了华侨华人的乡土情怀,受到排挤的他们视家乡为心灵的唯一寄托,并渴望年老时叶落归根;其二,华侨常年只身在外漂泊,他们的父母妻儿留在家乡,需要得到妥善的安置;其三,华侨在侨居国兴办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具备了修建碉楼所需要的经济条件。这些原因促使开平华侨在民国社会动乱的背景之下,修建起大量碉楼,安家置产,兴业治县,稳定当地经济、政治。
由此可见,开平碉楼大量修建有其时代原因;而不同时期类似的修建行为同样能够反映其背后的历史信息。
3、碉楼的修建对当地的影响
相较于低矮的“三间两廊”式传统民居,四五层高的碉楼显得“鹤立鸡群”。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民居的居民很容易被这些带有西洋装饰风格的碉楼所吸引,他们的审美也被这种装饰风格影响,甚至在自家模仿并使用这种风格的装饰。
除了碉楼本身能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外,碉楼的主人——华侨,也在各个方面对当地产生影响。他们将侨居地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审美情趣、生活用具等引入开平,加速了开平全球化的进程。华侨家庭的男人戴礼帽,打领带,穿西装、皮鞋,抽雪茄,喝咖啡,饮洋酒,吃牛排,赏洋画,骑自行车;女人们喷香水,抹面霜,涂口红,穿丝袜;华侨讲求婚姻自由,行礼用鞠躬、握手;他们还在自家碉楼中使用侨居地的生活用具,如留声机、收音机、浴缸、抽水马桶、座钟等,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将碉楼与华侨放到开平地方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侨归国与碉楼修建,对开平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而放在全球史的背景下思考,我们可以看到,来自社会基层的出国华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辛勤工作,积极融入世界,把握时代潮流。反哺故里和落叶归根时,华侨们以开放的心态,将中西建筑风格融合到一起,筑就了这些别具美感的碉楼,成为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杰作。由此可见,自19世纪后期以来,当地民众已经卷入了跨区域的商品、人力、资本和观念的交流中,其中虽有被动和无奈,但是也表明民众具有主动选择的能动性和宝贵的创造能力。
(撰稿:李宗晏、郭润明、阳忆凡、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