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历史文化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日期:2019-08-12

2019年8月9日-11日,由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历史学系(珠海)、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两岸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珠海)主任吴滔教授、我系系主任谢湜教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文科科研管理处处长何文平教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我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义雄教授、系副主任安东强教授、刘勇教授、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程方毅副教授等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在中山大学陈寅恪故居举行,由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主任谢湜教授主持,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副所长王鸿泰研究员、李仁渊副研究员代表史语所同仁向陈先生铜像敬献了花篮,并同与会学者一起向铜像鞠躬。

史语所历史组前主任李孝悌教授致辞,他回顾了史语所创立和发展的历程。九十年前,中山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傅斯年教授在广州创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寅恪教授生前一直担任史语所历史组第一任主任。李教授对陈寅恪先生的卓越学术贡献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能与学界同仁共同纪念中研院史语所成立90周年,进一步加强对史语所历史的研究,弘扬史语所的学术传统和精神,继续加深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故居参观结束后,与会学者和正在参加“第九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闽粤·海洋”的学员们前往广州东山凭吊史语所旧址柏园。

史语所前所长、现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黄进兴院士因天气原因无法到会,特地通过视频连线,作了题为《机构的宣言:重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的大会报告,黄先生厘清了傅斯年与兰克史学以及考据学等传统学问之间的联系,深入剖析了傅斯年先生提出的“史学便是史料学”等学术主张的深层理据,指出史语所的创办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形成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

会议期间,我系刘志伟教授作题为《广州三重奏》的主题讲座,从海域、帝国与世界体系的丰富视角,透视广州城市文化演进的长时段历程。讲座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史语所的学术成就及其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与积极交流,并实地考察了万木草堂遗址、广州十三行行商潘家、伍家家族聚居地,围绕近代广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论题进行了圆桌讨论。

合影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1928年由amjs澳金沙门151(中国)有限公司傅斯年、顾颉刚等学者在广州主持创立的。史语所创立早期,聚集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罗常培、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劳干、周法高、严耕望、石璋如、芮逸夫、全汉昇等著名学者,取得了包括殷墟等处考古挖掘、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研究、全国各省方言调查等重大学术成果。在广州创刊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90年来出版不辍,发表了大量对我国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推进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科与史语所的学术交流,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郭思成

初审:安东强老师

复审:谢湜老师

审核发布:龙波老师